央廣網(wǎng)廣州7月11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官文清)7月11日,,長隆集團在飛鳥樂園首次展出今年出生的8只朱鹮幼鳥。據(jù)介紹,,廣東長隆華南珍稀野生動物物種保護中心自2011年開始引進朱鹮進行人工繁殖,,如今已形成150多只華南最大的朱鹮種群,繁殖至第三代,,育雛成活率達到96%以上,。
一度絕跡的“東方寶石”
朱鹮古稱朱鷺、紅朱鷺,,系東亞特有種,,潔白的羽毛,艷紅的頭冠和黑色的長嘴,,加上細長的雙腳,素有“東方寶石”美譽,。朱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素有“東方寶石”美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上世紀(jì)60年代一度被認為在我國野外滅絕,,從1978年起,中國科學(xué)院動物研究所的鳥類學(xué)家們組成考察隊,,調(diào)查了東北,、華北和西北三大地區(qū),跨越九個省區(qū),,行程5萬多千米,,終于在1981年于陜西山林中發(fā)現(xiàn)7只朱鹮。這個關(guān)于朱鹮的故事后來被收入了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成為課本,,多年來我國建立多個保護區(qū),,同時積極開展人工繁殖研究以擴大種群,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長隆已形成華南最大朱鹮種群
廣東長隆華南珍稀野生動物物種保護中心于2011年3月從浙江德清首次引進兩對朱鹮,,次年開始繁殖,至今仍在繁殖,。7月11日,,在長隆飛鳥樂園,國寶級珍稀鳥類朱鹮首次跟公眾見面,,幾個月大的幼鳥沒有成年朱鹮標(biāo)志性的鮮紅色頭冠,,黃臉、灰毛,,萌趣可愛,,大概到兩歲時才會呈現(xiàn)美麗的成年模樣,。
據(jù)長隆朱鹮專家介紹,長隆充分還原了朱鹮的原生態(tài)生活環(huán)境,,盡量保持環(huán)境安靜,,種有高大喬木供其休息及夜宿,同時設(shè)水池養(yǎng)鮮活小魚蝦以利于朱鹮覓食,。到繁殖期,,食物每天還增加面包蟲、牛肉條,、可提高受精率的魚肝油粉等,,為了保證小魚蝦的正常供應(yīng),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還自行購置蝦籠在水禽湖里捕抓魚蝦,。
6月2日,,朱鹮夫婦在密林中輪換交班看守幼鳥,。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四郎鎮(zhèn)田嶺村的一片密林里,生活著朱鹮一家,,出生不到半月的2只朱鹮幼鳥由父母精心呵護,正一天天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