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記者 李文學)守島,,靠得是恒心,,更要靠本領" />
頒獎儀式上,,斯洛伐克國防部長說:“中國軍人不僅比賽取得了冠軍,,他們敢于拼搏、不怕犧牲的精神,,更加值得全世界軍人學習,!”
一個從革命老區(qū)沂蒙山入伍的農家孩子,短短4年就完成了從海島連隊“無名小卒”到國際賽場“特戰(zhàn)精英”的華麗轉身,,成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雷達兵管祥福:自學成了“專家”
管祥福
入伍26年的一級軍士長管祥福,,自學成了一個士兵“雷達專家”,。
正是士官院校畢業(yè)后那次觸動,造就了這樣一個“兵專家”,。當時在偵察雷達操作考核中,,業(yè)務精湛的他輸給了一名上等兵。原因就是他自以為炮瞄雷達和偵察雷達專業(yè)相差不大,,疏忽了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
“由此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雷達兵,,必須要下一番苦工夫,、實工夫,、硬工夫?!睘榇?,管祥福主動申請搬進山上值班室,一住就是三年,,忍受著周圍嗡嗡的噪音,,反復練習目標的搜索、跟蹤,、測定和標繪,。
三年下來,管祥福硬是熟記了某型雷達3000多個元器件的位置和功能,,掌握了110多種故障的排除方法,。
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雷達兵,管祥福沒有歇歇腳的意思,。
雷達回波判別是門硬功,,要掌握它很難。為練就這門“絕活兒”,,管祥福利用節(jié)假日,,徒步走遍了防區(qū)海岸線上的所有高地、突出部,、燈塔,、養(yǎng)殖區(qū),到海軍博物館和駐地港口實地了解軍用艦艇和民用船只常識,,并找當地老漁民請教潮汛,、海流和船只的作業(yè)規(guī)律。
經過不懈努力,,管祥福繪制出1000多幅具有典型特征的目標回波圖,,總結了一套簡便易行的海上和低空目標跟蹤識別法,寫成一本8萬余字的雷達回波判別參考手冊,,在部隊推廣,。
700多位嘉賓相繼抵達,,高校志愿者全部到位……經過緊張籌備,,以“智能互聯(lián)時代的媒體變革與發(fā)展”為主題的2018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今日揭幕。
從門戶時代到社交媒體時代,,到如今的智能媒體時代,一場促進各行各業(yè)變革的產業(yè)機會正在發(fā)生,。網絡媒體身處其中,,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