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劉靜報道)問起留下的原因,在阿拉山口市旅游局工作的90后女孩王俊超能說出幾十個理由?!鞍滋?,這是一座繁華的城市,中歐班列進進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夜晚,,這是一座靜謐的城市,適合沉下心來學(xué)習(xí)思考" />
新疆日報訊(記者劉靜報道)問起留下的原因,,在阿拉山口市旅游局工作的90后女孩王俊超能說出幾十個理由,。“白天,,這是一座繁華的城市,,中歐班列進進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夜晚,,這是一座靜謐的城市,,適合沉下心來學(xué)習(xí)思考?!痹谕蹩〕壑?,阿拉山口市是一座多彩之城。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5年來,,阿拉山口市通過加大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修復(fù),,這座偏遠的口岸城市逐步成為安居樂業(yè)的生態(tài)宜居之城,吸引著一批批年輕人將青春與激情揮灑在這片希望的沃土上,。
從戈壁荒灘到綠樹成蔭
“一年一場風(fēng),,從春刮到冬,風(fēng)吹石頭跑,,鳥都飛不了,。”曾經(jīng)的阿拉山口留給人們的是這樣一種印象,。但9月27日到30日,,記者在阿拉山口的4天里,3天半都是和煦微風(fēng),。
走在這座城市里,,綠色從四處涌來。道路兩旁,、單位院落,、居民小區(qū),、公園,無處不在的植物構(gòu)成了條條綠色走廊,,貫穿于阿拉山口的角角落落,。當初風(fēng)沙肆虐的戈壁荒灘,如今繁花似錦,,綠樹環(huán)繞,。
阿拉山口的樹有一個特點,都是朝東南方向傾斜著生長,,這是它們抵御強風(fēng)的印記,。在這里種活一棵樹太難了,每一棵綠樹都凝聚了大批造林人的心血和汗水,。
阿拉山口地表干旱缺水,,大部分是貧瘠含鹽、礫質(zhì)性很高的灰棕漠土,,植物難以成活,。新種上的樹苗都要撐上支架加固,并使用客土換填,、小灌區(qū)輪灌等技術(shù)手段?,F(xiàn)在,樹木的成活率已達到95%,。
城內(nèi)種植綠化樹,,城外布局防風(fēng)林。每年大規(guī)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和引水工程的推進使空氣更濕潤,,人們最直觀的感受是風(fēng)小了,,雨多了。
去年來到阿拉山口市委宣傳部工作的蒙古族小伙兒道謝,,也參與了植樹造林活動,。“春天是阿拉山口最熱鬧的季節(jié),,在這里工作的每個人都會種樹,,去年我種了上百棵樹?!钡乐x說,。
原標題:【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阿拉山口:從交通末端變開放前沿8月16日上午11時許,,在阿拉山口鐵路口岸站,,一輛中歐班列一路西行、疾馳而去,,即將開往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