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0月16日電 ?題:凝眸“新小崗”
新華社記者陳先發(fā),、姜剛,、王菲
寒露已過,,秋涼襲人,。天剛擦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村頭巷尾,,仍有不少游客在流連徘徊。有著“農(nóng)村改革第一村”之稱的小崗村,歷來有一股強大磁力,,吸引著人們探詢的目光……
“大包干早已名滿天下,十八農(nóng)戶在生死契約上摁紅手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晚上8點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橘黃色燈光下,,75歲的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和記者聊興正濃。
“小崗是個特殊的村子,,更是個平凡的村子,。小崗人振奮過,也失落過,,但從沒氣餒過,,各種改革新嘗試從未間斷過。我更想大家聽聽俺們小崗的新故事……”
小崗人蹚新路的步子從未停下
四葷四素,、翠綠紅白,。地道的農(nóng)家菜熱騰騰端上來,香氣四溢,。
一頭白發(fā)的嚴金昌總是閑不下來,。從早7點到晚8點,忙了一天后,,終于可以和一家老小圍坐在餐桌前,,享受放松下來的時光。
“歲月不饒人??!”嚴金昌一聲嘆息。當(dāng)初18位年輕精壯“紅手印漢子”,,如今健在的只剩10位,,也都已步入安享天倫的暮年。
窗外夜色漸濃,。40年前那夜的“石破天驚”仍讓人熱血沸騰,。嚴金昌做夢也沒想到,那一夜會載入史冊,,連他在內(nèi)的18位帶頭人,,從此成為人們心中的“改革英雄”。
“我雖然老了,,但我不服老哇,!現(xiàn)在村里近七成土地都流轉(zhuǎn)出去了。我也把家里的土地都流轉(zhuǎn)出去,,一門心思當(dāng)起了創(chuàng)業(yè)小老板,。”
這幾年,,小崗村陸續(xù)開張了14家“農(nóng)家樂”飯莊,,老嚴的“金昌食府”算是最火爆的一家。
“可別小瞧我這小餐館的20多張桌子哇。俗話講,,眾口難調(diào),,但幾十個國家的客人,都夸我這土菜滋味足呢,?!币唤z得意的微笑,在老人的嘴角倏忽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