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8日電 題:深圳:“拓荒牛”犁出“美麗春天”
新華社記者樊永強,、程瑞 解放軍報記者呂德勝
11月8日,,深圳蓮花山下,“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正式向公眾開放,,展覽全景展示了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崢嶸歲月,。
從南粵邊陲默默無聞的“小漁村”,到快速發(fā)展為現(xiàn)代化國際都市,,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的飛躍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世界工業(yè)化、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史上的奇跡,。
在深圳市委大院門口,,安放著一座“拓荒牛”青銅雕塑,。在這座象征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艱苦奮斗”的特區(qū)精神的塑像背后,,承載著共和國軍人的貢獻,。
1979年春天,鄧小平同志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qū)”,,“殺出一條血路來,!”1980年8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在深圳設置經(jīng)濟特區(qū),,肩負起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歷史重任,。
初創(chuàng)時期的深圳,基礎建設幾乎為零,。1979年9月,,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命令,,解放軍基建工程兵近兩千人組成先遣團開赴深圳,,拉開了基建工程兵建設深圳特區(qū)的帷幕。
“我是一天天看著深圳從一張一窮二白的草圖變成震撼世界的改革樣板的,?!保叮禋q的攝影師周順斌曾經(jīng)是基建工程兵先遣團的宣傳干事,,他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那時的深圳蕭條落后,,一眼望去,,到處是荒草灘和魚塘,人們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沙土路,。”周順斌說,,部隊進入深圳第一天,,就在地上挖坑支鍋,自己開荒,,用毛竹搭起竹棚,,一住就是好幾年……
艱苦條件下,年輕的共和國軍人如“拓荒?!币粯?,在貧瘠的大地上開墾出了“美麗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