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雪龍”號11月25日電 記者手記:初識“雪龍”號上的三類中國“南極人”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11月25日,,“雪龍”號航行在南大洋浮冰區(qū),。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xué)考察隊25日搭乘“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駛?cè)肽洗笱蟾”鶇^(qū),繼續(xù)向南極中山站進發(fā),。隨船采訪將近一個月,,船上的三類“南極人”給人印象深刻。他們分別是登頂過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的科考隊員,、在中山站度過一年以上的越冬隊員,、以及多次前往南極科考的“老南極”。
冰穹A位于南緯80度以南,,是南極冰蓋的最高區(qū)域,海拔超過4000米,,高寒缺氧,,被稱為“生命禁區(qū)”、南極科學(xué)研究的制高點,。建在這里的中國昆侖站,,是目前人類在南極內(nèi)陸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qū)建立的唯一科考站。
挺進冰蓋之巔絕非易事,。從位于南緯69度22分的中山站前往昆侖站,,需要經(jīng)過1200多公里的冰雪路,會遇到冰裂隙,、白化天,、地吹雪等致命路況和天氣。本次科考隊副領(lǐng)隊魏福海曾9次赴南極執(zhí)行任務(wù)并擔(dān)任過昆侖站站長,,他引用古人話語說道:“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固非有志者不能至也,?!?/p>
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每秒50米的大風(fēng)、50多天伸手不見五指的極夜……在遙遠(yuǎn)的南極大陸度過漫長的越冬期,,需要耐住無盡的寂寞與酸楚,。
原標(biāo)題:中國將建首個南極永久飛機場港媒:擴大在南極地區(qū)影響力資料圖片:2015年12月7日,,中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在南極中山站附近的冰蓋機場成功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