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月25日電 題:雪域天路上的堅守與奉獻——走近昆侖山下養(yǎng)路工
魏玉坤,、王浡
天剛蒙蒙亮,,在昆侖山腹地楚瑪爾河車站附近,,一陣陣雄渾有力的吼聲混雜著機器聲,此起彼伏,。青藏鐵路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養(yǎng)護車間副主任于本蕃和工友正趁著早晨沒有列車經(jīng)過的“天窗點”,加緊作業(yè),。
“養(yǎng)路工的首要任務是嚴密監(jiān)測溫度,、濕度及其他氣象因素變化對凍土路段的影響,,發(fā)現(xiàn)鋼軌不平整的路段,要及時搶修,?!表斨?級狂風,于本蕃嚅動著烏黑發(fā)紫的嘴唇,,喘著粗氣說,。
冬天,列車駛過時會擠壓凍土路段,,鋼軌很容易變得不平整,。為讓列車平穩(wěn)運行,于本蕃和同事先用弦繩測量鋼軌兩側(cè)高差,,接著用扳手撬開固定鋼軌的螺絲,,再用重達50斤的起道器將鋼軌連帶枕木抬起,在下面來回放置凍害墊板,,直到鋼軌平整,。
“別看我們用的工具笨重,可干的是精細活,,軌距誤差要以毫米計,。”每走50米,,于本蕃就要彎下身子,,趴在零下20攝氏度的鋼軌上檢查軌道。沒過多久,,于本蕃的帽子上,、睫毛上都掛了霜,說起話來牙齒打戰(zhàn),。
這里地處昆侖山腳下,,與玉珠峰相望,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氣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qū)的45%,,年平均氣溫在零下5攝氏度,6級以上的大風要刮半年,。當?shù)亓鱾髦@樣的順口溜:“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
于本蕃說,,2006年剛上山時,他和同事曾試著用臉盆種過蔬菜和綠植,,但都活不到三天,。
由于長年在高寒地區(qū)生活,,很多人臉色發(fā)黃,指甲發(fā)青,,嘴唇發(fā)紫,,患有關(guān)節(jié)炎、肺動脈高壓等高原病,,但他們只要上線作業(yè),,就有使不完的力。風大,,溝通全靠吼,,一天下來,多半人嗓子啞了,;太冷,,手指凍僵了,就反復搓,,有的甚至把手套都挫裂了,,手心里都磨出了血……他們說:“艱苦不怕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