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月25日電 題:雪域天路上的堅守與奉獻——走近昆侖山下養(yǎng)路工
魏玉坤,、王浡
天剛蒙蒙亮,在昆侖山腹地楚瑪爾河車站附近,,一陣陣雄渾有力的吼聲混雜著機器聲,,此起彼伏。青藏鐵路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養(yǎng)護車間副主任于本蕃和工友正趁著早晨沒有列車經過的“天窗點”,,加緊作業(yè)。
“養(yǎng)路工的首要任務是嚴密監(jiān)測溫度,、濕度及其他氣象因素變化對凍土路段的影響,,發(fā)現(xiàn)鋼軌不平整的路段,要及時搶修,?!表斨?級狂風,于本蕃嚅動著烏黑發(fā)紫的嘴唇,,喘著粗氣說,。
冬天,列車駛過時會擠壓凍土路段,,鋼軌很容易變得不平整,。為讓列車平穩(wěn)運行,于本蕃和同事先用弦繩測量鋼軌兩側高差,,接著用扳手撬開固定鋼軌的螺絲,,再用重達50斤的起道器將鋼軌連帶枕木抬起,在下面來回放置凍害墊板,,直到鋼軌平整,。
“別看我們用的工具笨重,可干的是精細活,,軌距誤差要以毫米計,。”每走50米,,于本蕃就要彎下身子,,趴在零下20攝氏度的鋼軌上檢查軌道。沒過多久,,于本蕃的帽子上,、睫毛上都掛了霜,,說起話來牙齒打戰(zhàn)。
這里地處昆侖山腳下,,與玉珠峰相望,,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氣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qū)的45%,,年平均氣溫在零下5攝氏度,,6級以上的大風要刮半年。當?shù)亓鱾髦@樣的順口溜:“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
于本蕃說,,2006年剛上山時,,他和同事曾試著用臉盆種過蔬菜和綠植,但都活不到三天,。
由于長年在高寒地區(qū)生活,,很多人臉色發(fā)黃,指甲發(fā)青,,嘴唇發(fā)紫,,患有關節(jié)炎、肺動脈高壓等高原病,,但他們只要上線作業(yè),,就有使不完的力。風大,,溝通全靠吼,,一天下來,多半人嗓子啞了,;太冷,,手指凍僵了,就反復搓,,有的甚至把手套都挫裂了,,手心里都磨出了血……他們說:“艱苦不怕吃苦”。
有一次,,昆侖山車站附近突降暴雪,,鋼軌被積雪掩埋,車間全體人員連夜搶修,,連續(xù)三天駐守現(xiàn)場,,夜間氣溫低至零下10攝氏度,只能在車里抱著取暖,;2017年元旦當晚,,車間接到應急搶險任務,,此時菜剛上桌,大伙兒還沒動筷子,,就匆忙趕往現(xiàn)場,,回來時已近晚上10點,沒吃幾口就去睡了,。
養(yǎng)路工作靠體力,,也靠腦力,尤其在處理突發(fā)情況時,,要快速判斷險情,,迅速搶修。為此,,于本蕃在車間成立了多個攻關小組,。
“無論多累,每晚準時開會,,討論今天在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難題,,攻關小組再研究總結?!避囬g養(yǎng)路工曹智義說,,越是艱苦,,越是要創(chuàng)新,,如今攻關小組已完成高海拔地區(qū)線路“小坑”整修等多項成果。
這群“拼命三郎”回到宿舍后,,也會互相調侃,、打鬧,但只要聊起家人,,每個人的眼角都會不自覺地泛起淚光,。
今年春節(jié),于本蕃值班,,這是他在山上度過的第8個春節(jié),。他說,希望除夕之夜不會遇到極端天氣,,“能跟工友們好好吃一頓年夜飯,,完整看次春晚”。
記者問他,,拼了命在這兒堅守,,值得嗎?他慢吞吞地說:“沒有值不值得,,這里需要有人守護”,。問及其他人,,也是這句話。在這個被稱為“生命禁區(qū)”的地方,,這群平均年齡35歲的漢子,,堅守了13年。
臨近深夜12點,,總有一輛從拉薩駛來的客車在經過望昆車站時會發(fā)出長鳴,。于本蕃說,這鳴聲已經成了他們的安眠曲,,“聽到這聲音,,就能好好睡了”。
“格拉段的路很艱險,,但駐守格拉段上的人很保險,。”一位長年奔波在青藏線上的火車司機告訴記者,。在這段全線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差、災害最多的凍土線路上,,有像于本蕃這樣的一群人在默默守護,,很讓人放心。
1月24日,,市民在年貨大集上選購商品,。近日,,在北京全國農業(yè)展覽館舉辦的老北京年貨大集上人頭攢動,,全國各地優(yōu)質土特產品、北京老字號等紛紛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選購
○ 共有68.1萬戶企業(yè)享受到了197.7億元的穩(wěn)崗補貼,,惠及職工6445萬人,;有61.4萬人次領取了技能提升補貼9.8億元 ○ 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取得較大進展
針對廢鉛蓄電池污染問題,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今天透露,包括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改委,、公安部,、司法部等在內的9部門將聯(lián)手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