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2月26日電 題:走近玉樹災區(qū)最后一公里
新華社記者李琳海
雪,,還在三江源飄舞,。這是近10年來,,牧民巴旦經(jīng)歷過最大的一場雪,。確切地說,,是雪災,。
巴旦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1月以來,,連續(xù)10余場的降雪使玉樹雪災嚴重,,截至目前,,已致2萬余頭(只)牲畜死亡,受災群眾超過10萬人,。
雜多縣阿多鄉(xiāng)吉乃村三社巴群溝海拔4500米,,距離縣城20多公里,是全鄉(xiāng)境內迄今為止僅存為數(shù)不多的不通路的村社之一,。
山高風大導致積雪深厚,,積雪深度達25厘米,最深處比一個成人還高,。機械無法進入,,人工清雪保通工作進度緩慢。
玉樹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一年中只有冬,、夏兩季。今年農歷正月初八,,新華社首批赴玉樹雪災前線報道的記者驅車前往本次雪災受災最嚴重的玉樹雜多,、稱多等縣域,。
盡管早已耳聞玉樹雪災的殘酷,到達現(xiàn)場后,,記者更加切身感受到了災損的嚴重,,救災的困難。
沿途我們看到,,被饑寒“綁架”的白唇鹿一頭栽在雪地里,,牧民家體弱的母畜和小牛犢因吃不上草有氣無力。連續(xù)降雪和大風天氣讓費盡氣力打通的“生命通道”再一次封堵,。
去雜多縣采訪當日,,天空飄著大雪,能見度極低,,白天路上運送草飼料的車打著雙閃,。
記者的采訪車輛不斷打滑,甚至幾次險些翻入路旁,。夜晚趕路,,采訪車車門打不開,后來才得知,,夜晚溫度低,車外結了很多冰,,車門被凍住了,;公路兩旁的牧道上,偶爾能看見吃草的馬,,它們的背上披著厚厚的棉被,,被譽為“高原之舟”的牦牛背上結了長長的冰柱。
雪災中,,百姓利益高于一切,。
得知有牧戶被困雪山,雜多縣阿多鄉(xiāng)黨委,、政府干部們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由鄉(xiāng)黨委書記文達才仁,鄉(xiāng)黨委副書記,、鄉(xiāng)長求軍乃聯(lián)合帶隊,,村社干部積極配合,上演了“高山雪地,、馬背運糧”的真情一幕,。
巴群溝風力時速達5級,騎馬去村里的路上,,由于風大路險,,昔日自由馳騁的雪域馬兒幾次停下腳步,。
從一個雪坑到另一個雪坑,從一個山脊到另一個山脊,,歷經(jīng)跋涉,,干部們終于將御寒衣物和“救命糧草”送到了牧民更青昂加和才久手中,牧民眼含熱淚,。
冰天雪地里,,青海各級干部群眾合力戰(zhàn)勝雪災的力量振奮人心。
雜多縣查旦鄉(xiāng)長勒格才仁的愛人剛生孩子沒幾天,,就匆匆安撫好愛人,,趕赴崗位,他說:“我很愛家人和剛剛來到人世的孩子,,但雪災時,,鄉(xiāng)親們更需要我!”稱多縣清水河鎮(zhèn)黨委副書記更尕東周做過腸胃手術,,遇到嚴寒天氣傷口就會疼痛不止,,抗災一線,他沒有退縮,。春節(jié)恰逢玉樹州干部李元芳大喜的日子,,從救災現(xiàn)場返回后,他直奔婚禮現(xiàn)場,。
雪映黨旗紅,,在山大溝深的牧區(qū),馬背救災干部成了一面旗幟,。
康巴漢子扎西求德是玉樹稱多縣扎多鎮(zhèn)黨委書記,,前幾日,他和村鎮(zhèn)干部一起到該鎮(zhèn)受災嚴重的治多村,、向陽村和革新村等,,茫茫荒野被大雪覆蓋,。
抗災前線,,12人、12匹馬組成了雪災應急聯(lián)隊,。就在牧區(qū)這些連馬都不愿意多走一步的地方,,救災干部們來了。
玉樹州稱多縣共有7個鄉(xiāng)鎮(zhèn),,為了能把糌粑,、方便面以及棉被、毛毯等救災物資送到受災牧戶家,,在汽車無法通達的鄉(xiāng)間小路上,,扎西求德不得不騎上馬,。
治多村海拔接近5000米,共有484戶1786人,,從縣城往最遠的牧戶家近160公里,。
很多牧民居住的地方都沒有通信訊號,干部們騎馬到牧戶家,,送救災物資的同時也能及時掌握受災情況,。
采訪時扎西求德對記者說,在一個較為險峻的路段,,走在前面的馬突然打滑,,走在后面的馬也受了驚,很多干部都重重地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有些陷在雪地里的馬是被干部們一起拉上來的,。
那一刻記者深深體會到:這些身先士卒的干部們,他們不僅用真情走到了救災最后一公里,,更是走到了最遠一家牧戶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