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古籍文獻數(shù)量到底有多少?這些文獻究竟記錄了什么,? 這些疑問都有望在此次工程中找尋到答案。
據(jù)了解,,摸清家底,,做到對宮藏文獻數(shù)量,、等級、內容等心中有數(shù),,將對今后古籍文獻保護利用起到關鍵的信息支撐,。這是管理處在工程啟動前開展文獻普查的初衷。
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走進布達拉宮西大殿,,高懸殿堂正中央的乾隆皇帝御題金匾額“涌蓮初地”映入眼簾,。順著大殿東壁一組記錄有五世達賴喇嘛赴京覲見順治皇帝的壁畫,記者來到南側的持明殿,。在這里,,記者被該殿一整面密密麻麻擺放有古籍文獻的“經(jīng)書墻”所吸引。
“這面墻的經(jīng)書架大約高7米,、寬43米,,里面存放有1405函古籍文獻,其中包括公元17世紀用金汁及銀汁書寫的《甘珠爾》,?!惫芾硖幬谋?瓶崎L邊巴洛桑說,,類似這樣的珍貴古籍文獻還有很多,。
“古籍文獻的保護就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边叞吐迳Uf,,布達拉宮本身就是一個古建筑群,包括古籍文獻在內的文物是殿堂陳設的一部分,,幾百年來,,它們幾乎原封不動保存至今。
他說,,近年來布達拉宮安全消防設施全面升級,,古籍文獻安全得到進一步加強。然而,,粉塵,、老鼠及文獻自然老化等,仍是管理處面臨的棘手難題,。
“將古文獻一一請出,,登記造冊,但之后我們又該如何保存?”邊巴洛桑說,,此次工程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希望這些珍貴古籍都能得到更科學的保護與利用,。
據(jù)悉,,未來十年,工程計劃在古籍文獻保護,、修復,、研究、展示及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探索,,力爭結合現(xiàn)代科技與古文獻保護方法,,探索出一整套符合布達拉宮實際的古籍文獻保護利用模式。
走出深閨為人識
布達拉宮免費參觀 為了帶動冬游西藏,西藏自治區(qū)推出優(yōu)惠政策,,布達拉宮自2018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15日將實行免費參觀政策
新華社拉薩2月25日電(記者春拉)記者從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獲悉,,自2019年起,我國將在十年內累計投入3億元專項資金,,開展迄今為止布達拉宮最大規(guī)模的古籍文獻保護與利用專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