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任,,沈騰香就定下了三個目標:修路、改善生態(tài),、脫貧致富,。
當時全村只有一條2米多寬的土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坑坑洼洼,。沈騰香扛起鐵鍬,卷起褲腿,,跟村民們一起投工投勞,,大伙兒花了半年時間把道路拓寬至4.5米,并澆注成了水泥路,。
沈騰香說,,南坑村貧窮在“山”,希望也在“山”,。要脫貧致富,,首先要治理水土流失,改變窮山惡水,。上任后不久,,她組織全村黨員和種養(yǎng)能手到外地學習取經?!霸谕饪疾鞎r,,我們得知種植銀杏可以治理水土流失,想試一試,?!被貋砗螅蝌v香組織干部,、黨員開展討論,,結合南坑村實際,提出實施“豬—沼—果”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沈騰香帶頭開發(fā)種果10多畝,,養(yǎng)母豬5頭。當時種果不容易,,每個果穴要挖一米見方,,因為地瘦,要下6擔農家肥,?!澳嵌螘r間一下子瘦了好幾斤,但我想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在沈騰香和其他黨員干部的帶動下,,村民種養(yǎng)熱情高漲,。1999年,村里引進廈門的一家銀杏制品企業(yè),,通過山地流轉,,租賃村民山場2300多畝。此外,,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帶動村民種植銀杏2000多畝。
“村民既可以去企業(yè)的種植基地工作,,領取工資,,還可以自己種植銀杏,由企業(yè)包銷,,收入按比例返還,。”沈騰香說,,目前全村種果面積7000多畝,,主要種有銀杏、油奈,、桃,、李等。
昔日的“光頭山”如今成為綠油油,、金燦燦的花果山,。近年來,沈騰香帶領村民發(fā)展林下種植、現(xiàn)代觀光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業(yè),,建立了百合基地,、大棚蔬菜基地、草莓采摘園等,,建成民宿20余間,。2017年,南坑村接待游客數(shù)量超過20萬人次,,成為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
“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生態(tài)產業(yè),,讓群眾不砍樹也能致富,,將南坑村打造成能留住記憶、留住鄉(xiāng)愁的生態(tài)村,?!鄙蝌v香說。
為助力脫貧攻堅,,沈騰香引導黨員帶頭干,,把村里的公益崗位安排給貧困戶;帶領村民學著干,,積極動員貧困戶參加各類技能培訓,,提升養(yǎng)殖、種植等專業(yè)技能,。目前,,全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5戶49人已全部脫貧。
1997年至今,,沈騰香在村黨支部書記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22年,,先后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省勞模等稱號,。面對榮譽,,她謙虛地說:“南坑村的變化靠的是集體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