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5月6日電 題:安陽漁洋村:守望中國6000年村落文化
新華社記者桂娟,、史林靜
距安陽殷墟西北22公里處的漁洋村,,有一個小小的四合院,,院子東廂房的玻璃柜里密密麻麻擺放著各種物件,有仰韶陶片,、龍山卜骨,、漢代耳杯、商代陶鬲,、明代青花……這些文物帶著不同時代的記憶,,排列成一條時間的河,從仰韶一直到明清。
房子的主人叫龍振山,,今年73歲,,這個四合院既是他的住所也是漁洋村文化博物館,里面存放的3000多件文物全部來自漁洋村腹地,,小村6000年來的發(fā)展和演變,,都能在這里找到實物和印記。
被當?shù)厝朔Q為“土博士”的龍振山言語不多,,但說起這些瓦當和陶片,,便滔滔不絕。1974年春,,年輕的龍振山正和村里人栽蘋果樹,,無意間挖出一些破碎的陶片和陶坯,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家看完就撇下了,,因為這些在漁洋并不稀罕,,過去刨地、蓋房也常有,?!饼堈裆秸f,被陶片上獨特的花紋吸引,,他便彎腰把它們收了起來,。沒想到,這一彎,,讓他跟古物結下了四十多年的緣分,。
“那時,無論誰家犁地,、蓋房子我都會去,,總能翻出點什么?!饼堈裆秸f,,后來,村里人知道他在收集這個,,碰到片磚只瓦也都拿給他,。
保存的古物越多,龍振山就越想知道它們的來歷,。為此,,龍振山買了《工農(nóng)考古基礎知識》,還訂閱了《考古》雜志開始學習研究,。整理記錄,、查閱書籍,、推定年代……每得到一件東西,龍振山都會記下發(fā)現(xiàn)的時間和地點,,并畫出詳細的圖示,。隨后,這些幾十年來搜集的文物,,經(jīng)考古專家分類斷代,,在他不到40平方米的小房間里,將6000年文明史的各個時期連了起來,。
其實,,漁洋村不但地下文物豐富,地上遺存也讓人驚訝,。伴著晚春的槐花香,,記者穿過乾隆五十五年重修的寨門,踏著明清的石板路,,眼前出現(xiàn)三三兩兩由灰磚,、圓石砌成的房子,仿佛一場穿越之旅,。
如今,,很多老屋已經(jīng)殘破,但仍有十幾棟房屋被保存下來,。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門檻上刻著的瑞獸,,門楣上寫著的“持忠恕”“致中和”“耕且讀”等字牌,,依舊低述著歷史。
“由于此前缺乏有效的保護,,漁洋村地上遺存損毀嚴重,,很多只剩下斷壁。而地下文物,,參觀者有時難以了解它們的價值和意義,,給今后的開發(fā)利用帶來難度?!睗O洋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富印說,如何將6000年不斷代的村落文化挖掘好,、研究好,、保護好是目前的一個難點。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這個古村落發(fā)展有了新機遇,。結合當?shù)貎?yōu)勢資源,,駐村扶貧工作隊整理、挖掘,、總結出了漁洋村6000年華夏村落文化,、明清民俗建筑等文化品牌,因地制宜謀求發(fā)展,。
“最近幾年,,隨著村里知名度的提高,來村里參觀的游客也多了,?!蓖醺挥≌f,村里專門成立了文化宣講團,,義務為游客講解,。
“你們看這墻上有鑿了孔的拴馬石,是當時的讀書人或官宦人家拴馬的地方,?!蓖诵堇辖處煿饝c是文化宣講團的團長,作為土生土長的漁洋人,,村里的每一處老宅他都如數(shù)家珍,。
如今,對漁洋千年村落文化的守護已由龍振山一人變成了全村人,?!坝羞@么好的歷史、文化就要分享出去,,以前我們沒意識,,撿一些陶陶罐罐直接扔了,現(xiàn)在碎磚碎瓦都是寶,,既是文化寶,、也是致富寶?!惫饝c說,。
初夏的杭州錢塘江水系,,清澈靈動,。4年前,黑臭水體在這座城市消失,;3年前,,G20峰會的舉辦,賦予這座秀美之城全新活力,;3年后,,亞運會將在這里舉辦,杭州,,將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人民日報上海5月25日電 (記者谷業(yè)凱)《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報告2019》(中英文版)24日在上海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