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壽是二郎山上團結村村民,,見證了二郎山近70年的變化,。(何川/攝)
央視網消息 (記者 何川)“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古樹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崗,羊腸小道那難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擋……”二郎山是川藏公路從成都平原進入川西高原的第一道關卡,也是記者走進川藏線蹲點采訪的第一站,。
二郎山,,曾被過往司機稱為“鬼門關”,上世紀五十年代翻越它要花三天時間,,如今只要14分鐘就可從高速公路隧道通過,,位于二郎山隧道西洞口的團結村也從“飛虎村”變成了全國文明村。
在二郎山上團結村的一個小院子外,年近7旬的老人周文壽哼唱這首上世紀聞名全國的歌謠,,為我們打開了回憶的大門,。
二郎山盤山公路。(翻拍于川藏公路紀念館)
川藏通車 千年茶馬古道成歷史
“二郎山的那邊是雅安,,聽老人講,,舊社會時候,雅安那邊背茶包的人都是走路翻二郎山過來,,過山了就在我們村歇腳,。”周文壽說,,“二郎山盤山公路是解放軍修通的,。通車的那年,我才剛出生,?!?/p>
周文壽所說的茶馬古道,源于宋代,。從雅安經瀘定,、康定,茶馬互市后,,一直延伸至拉薩,,至今已有千年。對行走茶馬古道的兇險,,雅安市漢源縣82歲的老人陳正秀記憶深刻:“去康定做生意,,翻二郎山那段最苦,路險,,還不太平,。我父親陳德泰翻山時遇見了流匪,東西被搶光了,?;貋聿痪镁筒∷懒耍赖臅r候才37歲,。這條路上,,凍死、病死的人多得很,。我十多歲時候也走這條路,,背著貨走,單邊一趟就要半個月,,最怕的是生病和土匪,。后來路修通了,才不用人背了?!?/p>
瀘定縣川藏公路紀念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950年5月,,為了打通二郎山修建川藏公路,以人民解放軍為主的上萬名筑路大軍進入二郎山,,用最原始的筑路工具,,以每公里7名軍人犧牲的代價,修通了這60多公里的二郎山盤山公路,,那首《歌唱二郎山》也因此聞名全國,。”
1953年,,從雅安到拉薩全長2255公里的川藏線正式通車,,天塹變成了通途,茶馬古道徹底成為歷史,。
這是二郎山的第一次巨變,。
汽車運輸隊艱難通過二郎山路段。(翻拍于川藏公路紀念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xù)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