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題:“中美貿易失衡是個‘偽命題’”——訪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高燕
新華社記者申鋮
近期,,美方再度揮舞加征關稅大棒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其中一個借口就是中美貿易存在失衡,。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高燕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貿易失衡是個“偽命題”,。中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加征關稅不僅將影響中國企業(yè),,也影響美國企業(yè)。
記者:針對美國在多個場合公開指責中美貿易失衡,,您對此如何評價,?
高燕:貿易是兩國企業(yè)、兩國消費者在自愿的基礎上作出選擇的結果,。美國認為對我存在巨額貿易逆差,,是因為采取了片面的統(tǒng)計方法,忽略服務貿易和跨境投資對貿易的替代,、高科技產品出口實施限制等因素影響,。中美貿易失衡是個“偽命題”。
為更清楚地把握中美貿易的實際情況,,國內外很多專家對中美貿易進行了全面算賬,,認為不能忽視跨國投資對貿易的替代作用,采用“基于所有權的貿易順差”計算方法更能反映中美貿易關系實況,。
以中美雙方為例,,該計算方法可表示為:中美貿易順差=(中國對美出口額+中資企業(yè)在美銷售額)-(美國對華出口額+美資企業(yè)在華銷售額)。其中,,貿易額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早在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海默教授就已指出,,美國企業(yè)國際投資對其出口會產生明顯的替代效應,。
實際上,美國早已意識到現有貿易統(tǒng)計體系存在的缺陷,,并從上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啟用以所有權為基礎的貿易統(tǒng)計框架,。今年初,德意志銀行專家也發(fā)表了類似研究報告,。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提供的數據,,采用“基于所有權的貿易順差”計算方法,按子公司統(tǒng)計口徑,2009年至2017年中美之間“基于所有權的貿易順差”在逐年縮小。以2017年為例,,中國對美國的“基于所有權的貿易順差”僅為453億美元,。如果把統(tǒng)計口徑放寬,將所有在華美資企業(yè)考慮進去,,2009年至2017年美對華一直享有“基于所有權的貿易順差”,,且規(guī)模不斷擴大,從145億美元上升到1604億美元,。
原標題:拜登抨擊特朗普升級貿易戰(zhàn):唯一將付出代價的是美國農民和工人【環(huán)球網報道記者崔天也】“總統(tǒng)除了增加關稅,、債務和貿易赤字以外,什么都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