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6月6日電(記者薛欽峰)走進吉林省公主嶺市玻璃城子鎮(zhèn)重興村,,村路旁綠樹成蔭,,干凈整潔,這里便是抗日英雄馬占山的出生地,。村頭的水泥路邊立著一塊石碑,,記載著馬占山的生平事跡。前些年,,富裕起來的村民與當?shù)卣餐I資修建了8.3公里的通村路,,并將其命名為將軍路,以此紀念馬占山的愛國主義精神,。
馬占山,,1885年生于吉林懷德。1907年,,馬占山入奉軍第六騎兵旅,,因作戰(zhàn)勇敢,于1929年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1930年任黑河警備司令,。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馬占山臨危受命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他說:“我馬占山到省,,不是坐享其成,混日子來了,。守土有責是本人的天職,,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馬占山定為國家爭國格,,為民族爭人格,,必與日本一拼?!?/p>
日軍打算通過嫩江大橋向北進犯當時的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進而占領(lǐng)全省。為防止敵軍通過大橋,,馬占山派駐軍燒毀嫩江大橋橋面并毀壞3個橋孔。日軍在飛機,、大炮和裝甲的掩護下,,出動4000多人,,向嫩江大橋發(fā)起進攻。中國守軍奮起還擊,,江橋戰(zhàn)役正式打響,。
中國軍隊在嫩江大橋及其附近與日軍展開殊死拼殺。馬占山調(diào)兵遣將,,親臨前線指揮,,擊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這次戰(zhàn)斗,,日軍共損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變以來受到的首次重挫。
江橋抗戰(zhàn)打響了武裝抗擊日本侵略的第一槍,,激發(fā)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馬占山將軍“為國家爭國格,為民族爭人格”的精神,,奮起抵抗并重創(chuàng)入侵之敵的壯舉,,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抗日運動的高漲。
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馬占山任東北挺進軍總司令,,組建騎兵勁旅,鏖戰(zhàn)西北疆場,,與日軍苦戰(zhàn),。在西北疆場,馬占山率領(lǐng)的東北挺進軍始終與八路軍協(xié)同作戰(zhàn),。挺進軍的有效堅守和伺機主動出擊,,使敵人始終未能渡過黃河一步,為保衛(wèi)大西北和陜甘寧做出了巨大貢獻,。
抗戰(zhàn)勝利后,,馬占山反對內(nèi)戰(zhàn),身居北平,,稱病遲遲不赴東北就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之職,。1948年,馬占山拖著病軀積極奔走,,與鄧寶珊將軍等人,,力促傅作義及其部下接受中國共產(chǎn)黨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并宣布起義,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0年11月29日,,馬占山病逝于北京,終年65歲。彌留之際,,他給子女留下遺囑:“我親眼看見我中國在毛主席和共產(chǎn)黨之領(lǐng)導下,,全國人民獲得解放,新民主主義已順利實行,,人人安居樂業(yè),。我生平理想中之新型國家,已建立起來,。我雖與世長離,,但可安慰于九泉之下。我囑爾等務(wù)須遵照我的遺囑,,在人民政府的英明領(lǐng)導下,,誠心誠意去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努力奮斗到底,實事求是做事為人,,不可稍懈,。”
央廣網(wǎng)茫崖12月27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臺記者許若楊 馬占元 蘇明亮)今天上午,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