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6月6日電 題:鄉(xiāng)村治理的三個“妙招”——德治,、法治、自治相結合的湯陰實踐
新華社記者 韓朝陽
以德治“春風化雨”,,以法治“定分止爭”,,以自治“共治共享”,近年來,,河南湯陰落實,、做精縣域治理的三個“妙招”,夯實鄉(xiāng)村治理根基,,促進鄉(xiāng)村經(jīng)濟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
以德治“春風化雨”淳民風
62歲的白營鎮(zhèn)堯石得村村民韓保花春節(jié)前“風光”了一把,,她因兩次撿到遺失物品交還給村委會,被村里的“五風”建設監(jiān)督評議理事會評為2018年“村級榜樣”,。不僅大喇叭廣播宣傳,、獎勵積分,,村里還敲鑼打鼓為她送去榮譽證書,韓?;ㄕf:“做件好事,,感到真光榮?!?/p>
“做好事對孩子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村民堯天文是2017年的“村級榜樣”,,他說:“不少好事都很小,,獎品也不值啥錢,但宣傳正能量能鼓勵人,、影響人,。”
村里組織村民開展立家規(guī),、傳家訓,、美家風活動時,堯天文定了一條“親賢者遠小人,,重禮儀講誠信”的家訓,。“跟啥人學啥人,,這是提醒家人怎么為人處事,。”看著家家戶戶門前的家風家訓,,堯天文覺得村里風氣變了,,“越廣播宣傳,村里做好事的人越多,?!?/p>
湯陰注重榜樣模范引領和文明實踐培育,近年來,,累計評選榜樣模范3000余人,,褒獎平常善舉,放大微小感動,,讓“日行一善,,小善大德”成為新風尚。
“我們給榜樣模范送牌匾,,周圍群眾不是吐酸水,,而是真心贊美,。”白營鎮(zhèn)黨委書記李明說,,“德治春風化雨,真正提升了村民的素質,,改變了民風?!?/p>
以法治“定分止爭”促和諧
前不久,,城關鎮(zhèn)西關村矛盾調解委員會成員王福慶一早接到一位村民的電話,,說想跟他談點事,,但又吞吞吐吐不說詳情,。掛掉電話,,王福慶找到該村民所在小組的小組長了解情況,,原來是為了解決家中單身親屬贍養(yǎng)問題,?!凹议L里短多,,村民愛面子,盲目介入不一定有好效果,。”王福慶說,“提前了解情況,,解決起來更有譜?!?/p>
選擇村里有威望、處事公正的村民組成矛盾調解委員會,,湯陰構建“內消矛盾”的第一道防線,。
西關村是湯陰的城中村,,租戶多,、商戶多,,每年簽租賃合同是一件繁瑣事,?!霸瓉泶謇锘ㄥX請律師處理經(jīng)濟糾紛,?!贝妩h支部書記王玉飛說,“現(xiàn)在‘一村一法律顧問’,,法律顧問在簽合同前就能幫我們把把關?!?/p>
村里的矛盾糾紛往往事不大,,但有的涉及法律問題?!案邮菂f(xié)調人的問題,,需要耐心,,法理情相結合?!蔽麝P村法律顧問李杰說:“法講清了,,理說通了,氣捋順了,,矛盾也就好解決了,。”
村里調解簡單糾紛,,而城關司法所則常碰到“疑難雜癥”,。“村里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主動介入,,及時調解?!背顷P司法所所長馮國軍說:“就算調解不成,,糾紛也要有人管,引導村民走法律途徑,?!?/p>
湯陰還借助農民夜校打造普法平臺?!爸v村民關心的問題,,比如防網(wǎng)絡詐騙等?!睖幙h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任衛(wèi)民說,。
法律“走”進村,,糾紛不出村,湯陰打通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法律在村民心中“生根發(fā)芽”,。
以自治“共治共享”建家園
韓莊鎮(zhèn)北張賈村今年剛修訂了村規(guī)民約,,紅白喜事“反對鋪張浪費”,村民要“積極參加農民夜?!钡葍热輰戇M了村規(guī)民約,。
近年來,湯陰縣有298個行政村修訂村規(guī)民約,,出臺婚喪嫁娶指導標準,,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自治局面?!耙蝗艘煌氩?、能省一萬塊”,新媳婦進門“第一課”集中學孝道,,村支書帶頭“零彩禮嫁女”,,在豫北傳為佳話。
北張賈村正進行的綠化工程,,曾想承包給外邊的公司干,,但評估價要180余萬元,村里一合計,,遠不如村里自己干合算,。“公司要收文明施工費,、場地平整費,,成本太高?!贝逯鴱埦昂Uf,,“低成本利用村里的水、電,、人力,,整個工程50萬元就能完成?!?/p>
今年3月,,因道路兩側綠化需要,白營鎮(zhèn)7個村112戶人家需要拆遷,,各村通過農民夜校把拆遷情況講清講透,,集體簽約第一天,簽約率就達到95%,?!暗缆穬蓚染G化,、亮化,沿線群眾都是受益者,,搬遷工作咱們得支持,。”村民張大軍說,。
“德治奠定道德基礎,,法治保障合法權益,自治促進治理有序,,三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最終統(tǒng)一于‘人’這個核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湯陰縣委書記宋慶林說,。
新華社拉薩4月3日電 題:五世同堂下的60年變遷 新華社記者 李鍵,、田金文 甲梅巴宗山腳下,、雄曲河畔,坐落著次麥社區(qū),,這里平均海拔3750米,,山高谷深,村民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