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6月19日電 題:追光者——“長光人”的報國故事
新華社記者陳俊,、郎秋紅、孟含琪
人類獲取八成信息都是通過眼睛,。要想比別人看得更清,看得更遠,,就要比別人的眼睛更亮,。
光學儀器就是這樣的“眼睛”。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有這樣一群追光人,。
他們利用光學,將人眼盡可能地向遠,、向精,、向微觀延伸,從浩瀚宇宙和微觀世界中尋找世界奧秘,。
從1400萬斤小米起家,,煉出新中國第一堝光學玻璃,到“破釜沉舟”給神五神六裝上太空之眼,;再到“不走尋常路”造出領(lǐng)先世界的大口徑碳化硅反射鏡,。
70年間,他們從未停下追光的腳步,。
最遙遠的光,,最匆忙的他們
光,深邃遙遠,。為了靠近它,,追光者唯有爭分奪秒,時不我待,。
走進長光所,,迎面而來的科研工作者總是步履匆匆。
他們打招呼很特別:“距離小課題結(jié)項還有幾天,?”有的甚至精確到分鐘:“今天需要的器件幾點幾分可以給我,?”
“對時間敏感是長光人獨有的特點,。”副所長張學軍說,,所里承擔的都是國家項目,,任務(wù)重、時間緊,,許多項目都是倒排工期,,延誤一天都不可以。
從新中國第一代光學人開始,,緊迫感一直緊密跟隨他們,。
1952年1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籌備處副主任王大珩來到長春時,,我國在光學儀器制造上幾乎一片空白,,從國外購進一噸重的光學儀器,價格等同于一噸黃金,,人家還不一定肯賣,。
1400萬斤小米,是國家撥給他創(chuàng)辦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長光所前身)的首筆經(jīng)費,。
為了盡快建立新中國的光學事業(yè),,溫文爾雅的王大珩變得雷厲風行。
他與工人們一起整理土地,。累了餓了,,坐在荒地上,吃大蔥蘸大醬,,嚼高粱米飯,。
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新聞通訊社3月11日報道,俄羅斯“菲林”光學干涉站研制人員3月11日向《紅星》電視臺披露了該系統(tǒng)的作戰(zhàn)性能
新華社長春1月8日電(記者孟含琪)1953年底,,中國科學院儀器館成立不到兩年,,在器材和設(shè)備十分簡陋的條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們煉出了新中國第一爐光學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