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太遠,,黃文秀還不時要去鎮(zhèn)里、縣城開會,,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將私家車開到村里當工作車用。今年3月26日駐村滿一年,,汽車儀盤表的里程數(shù)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當天她發(fā)了一個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
黃文秀曾對朋友說:“長征中,,戰(zhàn)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黃文秀在下村走訪(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樂業(yè)縣宣傳部供圖)
堅守使命:干出一片新天地
扶貧之路充滿艱辛。黃文秀白天走村串戶遍訪貧困戶,,分析致貧原因,晚上與“村兩委”研究脫貧對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進,。夜深了,她一個人孤零零住在村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她給村里的扶貧工作群取了一個響當當?shù)拿帧鞍氽璐遴l(xiāng)村振興地表超強戰(zhàn)隊”,。
要實現(xiàn)精準脫貧,基礎設施是關鍵,。百坭村有5個屯交通困難,,雖然多年前通了砂石路,但連年雨水沖刷,,路面已破損不堪,,雨季陡峭路段連摩托車都無法通過,,不僅影響出行,而且制約產業(yè)發(fā)展,。
黃文秀心急如焚,。村干部記得,那段時間她帶著“村兩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對策,,到鎮(zhèn)里、縣里申請項目,,扎扎實實組織實施,。目前,兩條路已經(jīng)修好,,其余3條已經(jīng)列入樂業(yè)縣2019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
沒有脫貧產業(yè)就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解決山里產業(yè)短缺問題,,黃文秀帶領村干部和群眾學經(jīng)驗,、找路子,立足當?shù)刭Y源,,大力發(fā)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產業(yè),,請技術專家現(xiàn)場指導,挨家挨戶宣傳發(fā)動,,鼓勵黨員帶頭示范,。
黃文秀到外村考察養(yǎng)蜂產業(yè),計劃將養(yǎng)蜂技術引到百坭村(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fā)(樂業(yè)縣宣傳部供圖)
對接市場是實現(xiàn)貧困群眾增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百坭村砂糖橘從500多畝發(fā)展到2000畝,為打通銷路,,黃文秀多方聯(lián)系,,把客商邀請到村里來,甚至在微信朋友圈發(fā)銷售信息,。云南,、貴州等外省果商來到村里,一次性收購幾萬斤砂糖橘,。大卡車一輛接一輛開進來,,把村里道路塞得滿滿當當。
黃文秀還建立了百坭村電商服務站,2018年電商銷售砂糖橘4萬多斤,,銷售額22萬元,,種植砂糖橘的貧困戶每戶增收2500余元。
在黃文秀幫助下,,村民黃美線貸款買了榨油機,,做起了小型農產品加工,成功脫貧,。黃美線傷心地說:“文秀有什么事都幫我,,我脫貧了,她卻不在了,。多好的姑娘,,多好的書記!” 提起黃文秀,,韋乃情這位壯族漢子紅了眼眶:“前幾天黃書記還來我家取走我孫子的住院報銷材料,,現(xiàn)在錢到賬了,她卻再也回不來了,?!?/p>
黃文秀的奔忙帶來了她渴望的收獲,昔日的貧困山村發(fā)生了變化,。2018年,,百坭村88戶貧困戶實現(xiàn)脫貧,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下降到2.71%,。
6月14日,,黃文秀穿著印有“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紅色馬褂,雙手撐在黃土上,,爬到河溝邊查看暴雨沖毀的水利設施,,當晚就組織村干部制定了搶修方案,計劃回村后立即實施,,不影響群眾生產,。
這是她在村里留下的最后背影。
忠于信仰:“她是我們青年的榜樣”
6月22日上午,,百色市殯儀館,,黃文秀的骨灰安放在鮮花翠柏叢中,上面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告別的人群中,一位瘦弱老人久久地凝望著上方的遺像,,老淚縱橫,。他是黃文秀的父親黃忠杰。
黃文秀生前最后發(fā)的朋友圈中,展示了她買給父親的營養(yǎng)品,。身患癌癥的父親明白,,除了脫貧大事,女兒最惦念的就是他的安康,。
經(jīng)過兩次手術的黃忠杰吞咽困難,,但他說自己一定會堅強:“我現(xiàn)在每天都努力吃東西。雖然很難吃下去,,為了讓文秀放心,,我也要拼命吞下去……”
父親曾這樣對女兒說,沒有共產黨,,我們家不可能脫貧,。黃文秀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工作,他很欣慰,,常常叮囑她認真為黨工作,,為群眾辦事。面對前來慰問的干部,,黃忠杰謝絕了慰問金:“我們不能給黨和國家添麻煩,。這些錢,村里的扶貧用得上,?!?/p>
父親懂得女兒的孝心,對女兒幫他圓了第一個心愿而倍感自豪,。老人家多年來都想“看看天安門”,,黃文秀大學期間邊讀書邊做兼職,省吃儉用存下路費,,把父親接到北京,,幫助他實現(xiàn)了這個心愿。
然而,,黃文秀沒有機會實現(xiàn)父親的另一個心愿了,,老人家還想去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姐姐黃愛娟含淚說:“妹妹請你放心,,爸爸的心愿姐一定替你完成,。”
望著手腕上的銀手鐲,,黃文秀年過六旬的母親悲痛不已,。今年婦女節(jié),黃文秀給媽媽買了這一禮物,,手鐲內側刻著4個字“女兒愛你”,。
黃文秀的同事,、同學、朋友們都知道,,這個懂事的姑娘深深地愛著她的父母和親人,。但是,作為第一書記,,她心里始終裝著村里的貧困群眾,,為了群眾,她常常顧不上親情,。
黃文秀組織大家共同商量村里的發(fā)展之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樂業(yè)縣宣傳部供圖)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涌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干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后視頻畫面
來自廣西百色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黃文秀,,從石頭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她回到家鄉(xiāng)工作,,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