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11日電 題:特寫:大學里來了批村干部
新華社記者陳晨
夜已深,。38歲的劉勇躺在學校宿舍的床上睡不著,耳邊傳來室友輕輕的鼻息聲,。他輕手輕腳從上鋪下來,,扭開臺燈,一束亮光在暗夜中鋪開,。即將迎來大學生活的第一天,這位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qū)團結村的村支書興奮莫名,,忍不住翻開新發(fā)的教材預習起來,。
幾個小時之后,,9月10日上午,,劉勇出現(xiàn)在了陜西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大禮堂內(nèi)。這是2019級陜西省村干部學歷教育班開學典禮的現(xiàn)場,,能容納300多人的禮堂座無虛席,。劉勇和同學們熱情寒暄,不時拿起手機自拍,。他們都是大一新生,,又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村干部。
受益于陜西省實施的村干部學歷教育提升工作,,劉勇得以走進象牙塔,。從今年起,陜西在全省范圍內(nèi)選拔村干部開展大專層次學歷教育,,首批277名學員將就讀于楊凌職院生物科技,、園藝技術和畜牧獸醫(yī)等3個專業(yè),進行為期3年的學習,。
陜西省委組織部組織一處副處長劉春澤說,,對村干部開展大專學歷教育,是為了改善農(nóng)村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提升素質(zhì)能力,,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更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對我們來說,,上大學既是圓夢,,也是補上一課。”劉勇深有感觸地說,,農(nóng)村的發(fā)展日新月異,,自己的“本領恐慌感”越來越強。他盤算著,,用好這3年時光,,多學些發(fā)展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知識,和村民一起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好,。
277名村干部大學生是從陜西各地的340多名報名者中擇優(yōu)錄取而來的,。他們的年齡在45周歲以下,均具有高中或同等學歷,。
42歲的陜西省略陽縣徐家坪鎮(zhèn)朱兒壩村村支書周竑含至今還記得,,她今年3月在楊凌職院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時的情形。
“畢竟告別校園20多年了,,能不能考上心里沒有底,。”大學里的一切都充滿新鮮,。為了不留遺憾,,參加完筆試和面試,周竑含在校園里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走進操場,、食堂和圖書館,瞪大雙眼,,想把大學的模樣刻在腦子里,。
新華社太原8月29日電 題:駐村干部夏成方:十幾雙鞋子跑出富民路 新華社記者孫亮全,、王井懷 8月,,夏成方離開了山西省壺關縣水池村。 兩年間,,這位全國總工會派來扶貧的第一書記在水池村里住了6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