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2日電(王宛藝 郭敬丹)近日,,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了一場研學項目成果展示會,“主角”是一群“00后”,,他們的研學“課題”是一段紅色歷史:98年前的中共一大。
“陳望道先生的墨汁,,有點香有點甜,我想這就是共產(chǎn)主義信仰的味道,!”演講臺上,,出生于21世紀的中小學生全情投入,用稚嫩的聲音堅定地講述著他們學習到的建黨小故事,,獨特的思考不時引得現(xiàn)場掌聲雷動。
“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一大的故事那么有趣,,那個年代也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遙遠,!” 上海市黃浦區(qū)蓬萊路第二小學五年級的胡凱文講述的故事名為《信仰的味道》,陳望道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時誤將墨汁當紅糖吃的情景讓他很受觸動:“一開始只覺得這個情景好笑,,但當我了解了那段歷史,,我就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的專注和信仰?!?/p>
據(jù)悉,,該研學項目主題為“話說一大:聽00后講建黨故事”,由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等聯(lián)合主辦,。項目自今年5月啟動,,上海、南京,、嘉興等地的共計70余所中小學的70余名教師,、1300名學生報名參與。蘇浙滬三地的“00后”學生們實地走訪紅色地標,、學習調(diào)研,、收集資料,、撰寫文章,在研學中與紅色歷史“隔空對話”,。據(jù)統(tǒng)計,,該項目共計開展線下專題教學147場,,收集主題教案70余篇,學生研學心得200余篇,。
“這樣的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建黨‘大歷史’面前不再只是聽眾,,他們自己也可以成為講述者?!敝泄惨淮髸芳o念館副館長徐明表示,研學活動鼓勵孩子們?nèi)谌胱约旱乃伎己蛺蹏楦?,可以成為青少年的政治啟蒙,,從而深耕紅色文脈,,傳承紅色基因。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從歷史證物到精神守望——讓紅色遺產(chǎn)“紅”在當下 新華社記者蔣芳,、蔡馨逸 8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國家文物局將“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作為主題
新華社貴陽8月13日電(記者李黔渝)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的將軍廣場旁,,有一座楊至成將軍紀念館,,展示著楊至成的傳奇人生和為解放軍后勤工作努力奮斗,、積極開拓的經(jīng)歷
原標題:官亨村的紅色回憶【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在湖南省汝城縣官亨村,,一座紅軍墓靜靜矗立于群山間,,300余名紅軍戰(zhàn)士長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