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廚,,炊事班“金牌大廚”趙立艷一邊整理晚上的食材,,一邊介紹說:“受閱官兵來自天南海北,眾口難調,,但我們一直想辦法給調到一塊去,。”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制定了加強伙食保障措施,,專門調整炊事器材、增加主食制作人員,、增設辣醬等調味品,,還收集了受閱人員最愛吃的20道家鄉(xiāng)菜,結合部隊駐地特點為每個方隊輪流制定周食譜,。
菜品改善了,,營養(yǎng)也要跟上。
一名保障官兵介紹:“我們根據每天訓練計劃,,推算出官兵訓練量和相應的營養(yǎng)需求,。比如今天是訓練日,官兵消耗能量在3500至4000千卡,,蛋白質的能量占12%至15%,,需要攝入蛋白質120g左右,主食量也得適當增加,?!?/p>
“零日行動”——衛(wèi)勤保障尖兵的“防”字招
“我們把每天的訓練都當作受閱前的最后一天,這就是‘零日行動’,?!被鸺娧b備方隊衛(wèi)生所所長楊軍邊說邊飛快地敲擊鍵盤。
他拿出的官兵健康體測表上,,哪些官兵對什么藥物過敏,,哪些官兵是易中暑體質,哪些官兵不能使用抗生素等,,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我們實施帶傷帶病訓練禁令,,教育每名受閱官兵,一定要尊重科學,?!贬t(yī)生楊文達說,“我們不僅要給官兵治病,,更重要的是做好預防工作,。”
除此之外,,他們每日堅持統計分析各類典型病因,提出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還抽組數個伴隨保障組,,赴訓練場進行全程跟訓,及時處理病患,。
走進閱兵訓練場,,記者感到一個個細節(jié)、一項項舉措都在關注保護著官兵的健康,,確保受閱將士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