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之間,,島上的家在倔強堅持,,岸上的家也在苦苦支撐。王繼才夫婦在島上,,三個孩子只能留在岸上,。一個夏夜,蚊香點燃蚊帳,,三個孩子差點被燒傷,。得知消息,王繼才心如刀絞,,但他咬了咬牙,,依然沒有下島。
為了守島,王繼才錯過了女兒的婚禮,,錯過了外孫的出生,,錯過了與老父親的最后一面。一次次錯過,,他都揪心不已,。人家問急了,這個憨厚的七尺大漢只憋出一句話:“島是國家的,,我走了,,島怎么辦?”
一份責任一腔熱血,,答應了就堅持到底
沒有人命令過王繼才要一直守下去,,但他一次也沒有提出過要離開。
那30多年里,,曾有過許多誘惑和機遇,。走私犯要與他平分利潤,蛇頭對他威逼利誘,、拳打腳踢,,王繼才沒有動搖;岸上經(jīng)濟發(fā)展如火如荼,,改革開放讓周邊的人們都富起來了,,王繼才沒有離開。
上世紀80年代上島,,王繼才說,,這是國家交給的任務,必須完成,;90年代,,他繼續(xù)堅守,是為了履行對組織對上級的承諾,;2003年10月,,王繼才在島上入黨,他莊嚴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2015年2月,,他在北京參加軍民迎新春茶話會,再次承諾:“一定把開山島守好,!”
一年又一年,,守島,從“有期限的任務”變成了“終生的使命”,。
在與犯罪分子的斗爭中,,在對漁民、對設施的守護中,在每天升起的五星紅旗上,,王繼才看到了自己守島的價值,。
兒子王志國曾因為工作枯燥乏味向父親抱怨,王繼才卻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如果你覺得工作沒趣味,,那是因為你沒花時間,、沒用心?!?/p>
王志國在以后的日子里才更深刻領會到這句話的含義:用了心,,花了時間,再平凡的小事,,也會有價值。
2018年7月27日,,老民兵王繼才倒在了開山島的臺階上,。
哨所的營房里,一面國旗整整齊齊放在桌上,。
那是他生前升過的最后一面國旗,。
黃繼光、邱少云,、王進喜,、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黃大年、南仁東,、李保國,、張富清、王繼才,、杜富國……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一份沉甸甸的名單,訴說著與祖國共成長,、共奮斗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