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2月18日電(記者李勁峰)歷史上多次勘測設計的武漢長江大橋建設草圖,工人在水下建造橋墩所用的潛水服、南京長江大橋上“含苞待放”的白玉蘭燈……一件件展示我國橋梁建設歷程的珍貴藏品18日對外展出,,標志著我國首家綜合性橋梁博物館在武漢正式開館,。
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橋梁博物館,,由中鐵大橋局建造、布展,,分為中國古代橋梁,、中國近現代橋梁,、世界橋梁博覽、橋梁文化展示,、橋梁互動體驗等8個部分,。博物館通過大量藏品的展陳和現代聲光電技術,梳理我國橋梁的發(fā)展軌跡,,全方位展示了中國橋梁的建設成果,。
步入武漢長江大橋建設的再現展示區(qū),武漢長江大橋建設者使用的鉚釘風槍,、大橋建設時的各種手稿和設計圖,、刊發(fā)大橋通車消息的報紙、大橋通車后風靡一時的郵票和明信片,,展示的各種實物,、圖片,讓參觀者置身于當年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
“在南京長江大橋前期升級改造期間,,我們特意將大橋更換下來的橋面欄桿、陶?;炷?、玉蘭花燈和‘爭氣鋼’收藏到博物館?!睒蛄翰┪镳^館長成莉玲介紹,,博物館內還設有古今中外著名橋梁的模型,以及在港珠澳大橋上暢爽“駕駛”的VR體驗,,介紹著名橋梁前世今生的5D影院,,全方位展示我國橋梁建設的悠久歷史、智慧結晶,。
據介紹,,從18日起,橋梁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觀眾可提前24小時在微信公眾號“武漢橋梁博物館”上預約,,并憑身份證入館參觀。
新華社烏蘭巴托7月12日電 通訊:文化交流成為中蒙友誼的堅固橋梁 新華社記者阿斯鋼 勿日汗 于嘉 “已經湊齊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了!”蒙通社副社長巴特包勒德不久前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出這樣一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