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月5日電? 題:陳老漢“二改門”
新華社記者劉菁、楊玉華、陳諾
1月的大別山寒意襲人,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xiāng)大灣村的游客卻不見稀少。村民陳澤申的老屋門前,一批游客細心聽著陳老漢“二改門”的故事,。
陳澤申的老屋是一幢土坯房。屋子的門與外墻并不齊平,,而是斜向東南,,門邊裸露的水泥明顯看出改門的痕跡,叫人不解,。
十多年前,,陳澤申痛失獨子,兒媳留下4歲的孩子改嫁,,老伴一病不起,,欠下4萬多元醫(yī)藥費。
一連串打擊令瘦弱的陳澤申手足無措,,請來“風(fēng)水先生”看看家里“咋的了”,。“窮改門,,富遷墳,,你這門朝向有問題!”迷信“先生”的意見,,陳澤申立即動手,,花了兩天時間拆墻砌磚,把門從正向南改成朝向東南,。
好光景并沒有隨著改門向而到來,。病了五年的老伴最終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快60歲的陳老漢和未成年的孫子,,生活越來越困苦,。
“風(fēng)水先生”的門道不管用,陳澤申沒了主見,,這扇窮門怎么跨,?
2014年,,一場新時期的脫貧攻堅戰(zhàn)在金寨打響,。陳澤申家因缺少勞動力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扶貧工作隊給陳澤申制定了精準脫貧的幫扶計劃。
大灣村“80后”扶貧工作隊長余靜和村干部來到陳老漢家,,擺起了脫貧門道:“光伏板搭上,,羊養(yǎng)上,政府給貸款……”
小姑娘的門道真管用,?陳澤申將信將疑,。
幫扶干部很快就帶著陳澤申在院子里搭起了光伏電板,靠“曬太陽”,,老陳一年掙了3000元,,成為金寨縣首批光伏扶貧的受益者。
有了政府的貼息貸款,,老陳又養(yǎng)起了羊,。勤快的他很快摸到了養(yǎng)好羊的門道,3只,、8只,、20只,羊群漸漸擴大,。尋著羊脖子上的鈴鐺聲,,村民們總能看到樂呵呵的老陳。
新華社銀川1月5日電(記者任瑋)記者日前從寧夏銀川市政府獲悉,,銀川市為全市225萬常住人口以及到銀川學(xué)習(xí),、務(wù)工、旅游等流動人口購買了“擴容版”巨災(zāi)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