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jié),,云嶺大地生機勃勃,,從滇西北雪山聳立的迪慶高原到波濤洶涌的怒江大峽谷,從滇東北的烏蒙山北麓到南坡,,處處可見嶄新的移民村寨和新城,,處處洋溢著搬新村、住新家,、迎新春的喜慶氣氛,。
1月20日,怒江州瀘水市大興地鎮(zhèn)維拉壩易地扶貧安置點,,搬遷群眾在參加迎新春活動,。潘文海攝/光明圖片
“住的是椽架房,走的是羊腸道,,喝的是望天水,,吃的是苦蕎飯”,回想起兩年前的苦日子,,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茂林鎮(zhèn)冷米村村民梁開才記憶猶新,。去年梁開才和100多戶鄉(xiāng)親喜遷新居,,家家戶戶住進了新房,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來水,有了新產業(yè),,過上了新生活,。
云南集邊疆、民族,、山區(qū),、貧困為一體,云南省“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總規(guī)模99.6萬人,,占全國搬遷總規(guī)模的10%,,居全國第三位,其中2019年年度任務位居全國第一,。云南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力推進99.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序遷出“一方水土養(yǎng)不起一方人”的六類地區(qū),。其中滇西北迪慶州,、怒江州屬于全國“三州三區(qū)”深度貧困地區(qū),滇東北的昭通市和曲靖市會澤縣是烏蒙山深度貧困地區(qū),,是全省異地扶貧搬遷的重點地區(qū),。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121個縣(市,、區(qū))“百萬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24.5萬套安置房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搬進新房子,,點亮新家園,,迎接新生活。
2019年10月13日,,怒江州福貢縣沙瓦村指揮田安置點的菜園,。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攝/光明圖片
昭通市把易地搬遷作為脫貧攻堅最有效的手段,全力推動36.24萬易遷群眾既“挪窮窩”更“斷窮根”,。上萬人的安置區(qū)有9個,,靖安、卯家灣兩個跨縣安置區(qū)人口分別達4.06萬人和3.63萬人,,其規(guī)模和難度相當于新建兩個中等縣城,。2019年12月20日,全國最大的建檔立卡戶跨縣安置區(qū)——魯?shù)槊覟嘲仓脜^(qū)啟動搬遷,,來自魯?shù)?、巧家,、彝良、永善,、鹽津5個縣的518戶1286名貧困群眾搬入新居,,搬遷群眾紛紛參與到了卯家灣的建設當中去。來自巧家縣藥山鎮(zhèn)的搬遷戶李沛榮夫婦報名參加了室外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既增加了收入,,也讓自己快速融入了新生活。李沛榮夫婦說:“做夢都沒有想到這輩子能住上樓房,,而且還是這樣好的房子,,還能盡快找到工作?!?/p>
1月20日,,迪慶州維西縣易地搬遷安置點康恩家園搬遷群眾觀看新春文藝表演。余麗芹攝/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