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1月25日電 題:寒冬里,,一個人的鄉(xiāng)愁小站
新華社記者孫仁斌,、崔師豪、吳子鈺
太陽漸漸升起,,積雪映著晨光,,山坳里,炊煙裊裊,。
早上7點多,踩著“咯吱”作響的積雪,,遼寧丹東長甸火車站站長艾世鋒把紅色的信號旗插在綠皮火車上,,輔助列車員為即將出發(fā)的火車做安全檢查。
半蹲著身子,,鉆到綠皮火車下,,他用力撤掉“防溜鐵鞋”——一種鐵路專用的放置在車輛兩端防滑的裝置。隨后,,他又沿著站臺快步走到車廂的另一側(cè),,開始同樣的作業(yè)。在這個長度不到200米的站臺上,,他循環(huán)往復(fù)了13年,。
長甸站已經(jīng)運營了70年,只有一名工作人員,,艾世鋒要兼任站長,、售票員、調(diào)度員,、信號員,、值班員等多個工種。
每天上午9:15,,艾世鋒會準時在站臺上站好,,熟練地搖起一只綠色的旗子,,指揮小站里僅有的一列綠皮火車出站。下午2:41,,這列開往省會沈陽的列車準時返程,,艾世鋒同樣會風(fēng)雨不誤,接它“回家”,。
小站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zhèn),,是這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鎮(zhèn)里2.7萬多名鄉(xiāng)親走出大山的重要通道。從長甸出發(fā),,沿途經(jīng)過寬甸縣,、鳳凰城、本溪,,歷經(jīng)8個小時,,最終到達沈陽。
“我去縣城買點年貨,,再買點藥,。40多分鐘就到,票價才3元錢,,特別方便,。”70歲的趙慧英登上貼滿紅色福字窗花的火車,,坐等出發(fā),。她的兩個孩子在上海、沈陽工作,,每年過年,,相約好從沈陽出發(fā),坐這列火車回鄉(xiāng)探親,。
因為速度慢,、票價便宜,這趟車被鄉(xiāng)親們稱為“綠皮小慢車”,。
和趙慧英的孩子們一樣,,長甸鎮(zhèn)的人們大多愿意選擇這列綠皮火車作為出行首選。在本溪工作的42歲的村民張業(yè)勝也愿意坐這趟綠皮火車回家探親,。
新華社西安3月2日電 題:延安火車站:防疫有三寶 新華社記者劉彤 “延安火車站,,防疫有三寶:熱成像,、微課堂、支部上,;還有老于來幫忙,,阻擋病毒方法妙?!边@是記者在延安火車站采訪時聽到的話語
澳大利亞火車脫軌 一列載有近200名乘客的火車在澳大利亞發(fā)生脫軌和傾覆事故,。目前尚不清楚列車脫軌原因,現(xiàn)場有緊急救援車輛和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