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3日電(記者張曉龍、阿曼)用蓋在大棚上的被子遮擋陽光、關(guān)閉大棚里懸掛著的補光燈,、熄滅火爐中的部分炭火,種植草莓的農(nóng)民姜兆君想盡各種辦法,讓草莓變紅的速度慢一點,、再慢一點。
姜兆君是新疆烏魯木齊市三坪農(nóng)場的農(nóng)民,,他的草莓采摘園建在距離市中心以西30公里的地方,。
“每年年初,原本是采摘園最紅火的一段時間,,誰也沒想到碰上了疫情,。”空蕩蕩的溫室大棚內(nèi),,只有姜兆君反復(fù)踱步,,低矮的草莓莖葉匍匐在他腳下,綴滿了或青或紅的果實,。
水果采摘園并不是新鮮事物,,但在冬季漫長的新疆,最近三五年興起的草莓采摘園卻是市民休閑度假,、親子零距離體驗農(nóng)耕文化的重要目的地,。僅在烏魯木齊市周邊,成規(guī)模的草莓采摘園就有10余家,。
“和很多水果不同,,溫室大棚的草莓采摘可以從12月持續(xù)到次年6月?!贝汗?jié)假期是漫長采摘季的第一個高峰期,,姜兆君有10座現(xiàn)代化日光溫室,往年單日接待游客頂峰可達上千人次,,采摘價格高達160元/公斤,。
“今年頭茬果1月底才熟,但那時,,因為疫情人們都在家中很少出門了……”那些往日讓姜兆君引以為傲的果實,,一如既往地紅潤、飽滿,,但他望著果子直搖頭,。
54歲的姜兆君6年前從遼寧丹東舉家搬遷至新疆,隨之而來的,,還有寶貴的草莓種植工藝,。丹東是中國重要的草莓產(chǎn)區(qū)之一,姜兆君深諳草莓種植之道,。
姜兆君在新疆種植草莓之初,,就決定不走批量銷售,,一心主打采摘。經(jīng)過前幾年的艱難起步,,姜兆君在烏魯木齊市三坪農(nóng)場的草莓種植大棚變成了小有名氣的草莓主題公園,。每年,當(dāng)?shù)卣€會幫助姜兆君舉辦采摘節(jié),,吸引周邊城市游客前來消費,。
專注采摘的姜兆君從沒預(yù)想過這種場景:果子成熟卻無人問津?!邦^茬果摘下來,,大部分都放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