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3月4日電 題:百歲老兵的初心本色
新華社記者林浩
“大家都能捐,為什么我不能捐,?”這是一句來自百歲老人的提問,。不久前,江西省高安市大城鎮(zhèn)因愛心捐款發(fā)生的一段小插曲讓工作人員們印象深刻,。
這位提問的百歲老人名叫陳訓楊,,是高安市大城鎮(zhèn)洲上村村民。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通過多種渠道踴躍奉獻愛心,、捐款捐物。陳訓楊也密切關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變化,,“作為一名老黨員和退伍軍人,,我年紀大了,只能通過捐款的方式貢獻自己的一些力量,?!标愑枟疃挷徽f,將2000元錢交至村委會工作人員手中,。值班工作人員對陳訓楊家庭情況比較了解,,在向陳訓楊表示感謝后,卻無論如何也不肯收下他的捐款,。
“他們不僅不肯收我的捐款,,還問我家里缺什么物資,防護用品和生活用品夠不夠,?!标愑枟罨貞浧甬敃r的場景有些感動。感動之余,,陳訓楊又有些著急,,才說出那一句讓工作人員們印象深刻的提問。
“家里什么都有,,這么多年得到國家和政府的關心愛護,,我生活得很幸福,請一定要接受我的捐款,,這樣我才會心安,。”在老人再三堅持下,,工作人員只能接下這份沉甸甸的愛心,。
1920年出生的陳訓楊衣著樸素,,左眼因眼球摘除留下的疤痕有些與眾不同,多年來,,這位“與眾不同”的老人深藏功與名,,在家鄉(xiāng)默默耕耘數十年,,但赫赫戰(zhàn)功早已隨歲月一起被印刻進陳訓楊布滿皺紋的面龐,。
兩次一等功、一次三等功,,渡江戰(zhàn)役“水上英雄”……陳訓楊家中,,一個個軍功章被小心翼翼地珍藏著,上面雖已鐵銹斑斑不如昔日那般奪目,,但軍功章背后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依舊讓人肅然起敬,。
志愿者李暢(右)幫助小區(qū)居民把買來的食品送上樓(3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強勇 攝 新華社哈爾濱3月4日電(記者強勇)“請先登記,、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