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4月16日電題:種樹守護三江源
新華社記者薛玉斌、王浡
見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林業(yè)和草原局局長昂江多杰時,,這位54歲的康巴漢子正和150多位工人一起,,在扎曲河畔的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里忙著。
昂江多杰黝黑的皮膚在高原的日照下泛著光,。他拖著一條當年在地震中受過傷的腿,,在基地里來回奔波。春光易逝,,4月底前,,他們要一邊出圃大樹,一邊爭分奪秒地栽種藏柳苗子,。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當?shù)厝罕娫谇謇硇藜暨^的樹枝(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三江源頭,,平均海拔4000多米,,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海拔高,,溫差大,,含氧量低,,氣候嚴酷。在玉樹,,曾流傳著“樹如玉貴”的說法,。
昂江多杰是地地道道的玉樹人?!拔倚r候聽老人們說,,玉樹的樹苗都是從外地用牛馱過來的。樹苗用羊毛氈裹起來泡在水里,,保持濕度,,長途跋涉才到玉樹,樹苗太金貴了,?!卑航嘟苷f,“院子里種下的樹苗就像是家里的一員,,大家都細心呵護,,生怕夭折?!?/p>
即便再細心照顧,,大多數(shù)樹苗還是難活。高寒缺氧,,氣候多變,,這些綠色的生命就像是扎曲河里的一片落葉,一不留神就消失了,。加之以前人們不懂培育方法,,外來苗木運到玉樹后,往往不經(jīng)培育就直接大面積栽種,,資金投入大,,樹木成活率低。
“在這里種活一棵樹,,比養(yǎng)一個娃娃還難,。”但不管條件有多惡劣,,也阻擋不了玉樹人對綠色的渴望,。
亞吉佳日山下的德卓灘,原是玉樹地震災(zāi)后重建期間規(guī)劃的產(chǎn)業(yè)園區(qū),。2015年,,玉樹州委、州政府將這里打造為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同年3月份,,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破土動工,。
40多年前,,中國公布長江源頭首張彩色靚照,美到窒息,! 這片美得不真實的秘境,, 被造物深藏于青藏高原腹地。 她孕育了長江、黃河,、瀾滄江,, 卻千百年來人跡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