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7日電 題:蘆葦“七十二變”
新華社記者杭芮、宋彥樺
蘆葦,,依水而生,。水無定形,孕育出來的蘆葦竟也有著“七十二般變化”,。
新疆博斯騰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這里盛產蘆葦,是全國四大葦區(qū)之一,,目前有蘆葦60萬畝,。靠湖吃湖,吃著湖水長大的博湖縣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蘆葦資源,,開辟了一條綠色致富路,。
博湖縣西南河口葦場的負責人聶琪說,葦場的蘆葦年吞吐量在1萬噸以上,,其中半數(shù)會被運往附近縣市的造紙廠,,最終成為各式各樣的生產生活用紙——這也是蘆葦最常見的變身方式。
隨著我國西北地區(qū)格庫鐵路,、尉且沙漠公路等多條交通要道開工建設,,博斯騰湖的蘆葦也走進了沙漠深處,成了護路工人手中的“線”,,被“扎”成一片片綿延在沙丘上的草方格,,防風固沙,悄然變身“道路守護者”,。
“收割蘆葦?shù)臅r候正值冬閑,,附近的農民都會過來打工,每天能掙100多元,?!甭欑鞯娜攬瞿壳坝?0余名工人,主要負責打包和運輸,。
除了這些傳統(tǒng)的蘆葦加工方法,,博湖縣當?shù)氐哪芄で山硞儾粩嚅_拓創(chuàng)新,進一步挖掘蘆葦?shù)膬r值,。
博湖縣農民杜玉新創(chuàng)辦了一家民族工藝品公司,,以蘆葦制畫,走上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蘆葦工藝畫以蘆葦?shù)娜~,、稈、花穗等為原料,,經過浸泡、熨平,、打薄,、裁剪、粘貼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杜玉新說,,現(xiàn)在他們的蘆葦工藝畫完全可以滿足客人私人定制的要求。去年,,依托景區(qū),、網絡等銷售平臺,公司售出蘆葦工藝畫1500余幅,營業(yè)額超百萬元,。
“先富帶動后富”,,公司每年為300余名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手工藝培訓,培訓過后可在公司上崗就業(yè),,也可在家中進行計件加工,。
央視網消息:甘肅嘉峪關新城草湖國家濕地公園引來了近20只白天鵝棲息越冬,。碧波蕩漾的河水、金黃茂密的蘆葦構成了一副生態(tài)宜居,、自然和諧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哈爾濱1月26日電 題:大興安嶺南麓的春天之三:蘆葦蕩開出“富裕花” 鄒大鵬,、劉赫垚,、唐鐵富 咔嗒、咔嗒……大年初二,,伴隨清脆的機器聲,,87歲老人侯曉琴在家中麻利地編織起葦簾
甘肅嘉峪關新城草湖國家濕地公園引來了近20只白天鵝棲息越冬。碧波蕩漾的河水,、金黃茂密的蘆葦構成了一幅生態(tài)宜居,、自然和諧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