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題:做好“加減乘除法”——港口“晴雨表”正在恢復活力
新華社記者林紅梅、魏玉坤
港口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晴雨表”,。今年前5個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運輸需求下滑,,對我國港口業(yè)造成較大影響。迎難而上,,我國港口企業(yè)紛紛調整發(fā)展思路,,打出“加減乘除法”,在困境中開拓新亮點,,沿海港口率先全面復工復產,,顯示出我國經濟強大的韌性與潛力。
做“加法”:海上增航線 陸地開班列
6月12日早7點,,在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海豐基隆”輪裝載著首批至越南胡志明和歸仁、馬來西亞民都魯的集裝箱開航,,標志著天津港集團今年第二條“一帶一路”集裝箱班輪航線——天津至越南東馬直航快線成功開通,。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54.6億噸,,同比下降0.8%;集裝箱吞吐量完成9752萬標準箱,,同比下降6.8%,,天津港,、青島港等港口同比實現增長。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業(yè)務部副總經理孫超說,,今年以來,,天津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港口生產,,重點開拓東盟市場,,新開通“天津至胡志明”等4條航線,服務“一帶一路”,。
在拓寬東盟市場,、增開新航線的同時,天津港忙著陸地開班列,,從廣袤的中國內地組織貨源,。
“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隨著復工復產熱潮涌動,,不懼危,、迎難上,正成為我國港口業(yè)的共識,。
山東港口致力于開航線,、擴艙容、拓中轉,,新開通13條外貿集裝箱航線,,新增10條集裝箱海鐵聯運線路、5列國際跨境班列,,在蘭州,、西安、銀川等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jié)點城市開辟5個國際陸港,,暢通物流鏈通道,。
“新開拓的市場正把訂單補回來?!鄙綎|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介紹,今年前5個月,,山東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76億噸,,同比增長5.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11.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