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三月,,中國大部分的油菜花進入開放的季節(jié),從杏花春雨的江南,,到廣袤平坦的中原,,再到溝壑縱橫的西部大山,到處能看到盛開的油菜花,,金黃,、鵝黃、桃紅,、深紫……五顏六色的油菜花,,是春天獨有的風景。
油菜是我國種植的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大豆之下,,我國第二大油料來源。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chǎn)能提升工程”,,并提出在“長江流域開發(fā)冬閑田擴種油菜”。而根據(jù)專家組調研,,長江流域尚有1億畝以上的冬閑田,,其中可種植油菜的冬閑田有6400萬畝以上。因此,,在主糧安全不可動搖的國家戰(zhàn)略下,,油菜成為當下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挠土献魑?。?018年種植面積觸底,到如今在政策,、技術等多層面的加持下,,中國的油菜花版圖終于面臨一次絕好的擴張機會。
甘肅隴南文縣中廟鎮(zhèn)強壩村,,盛開的油菜花田,。受訪者供圖
油菜,傳統(tǒng)作物也是外來物
2022年2月初,,春節(jié)前后,,北方還是一片天寒地凍的時候,氣候溫暖的南方,,油菜花開始泛黃,,在云南、廣東,、福建等地,,早春的油菜花,開得比北方早得多,。到春節(jié)時,,南方的油菜田已經(jīng)一片金黃。
油菜是中國傳統(tǒng)的油料作物之一,,這種十字花科蕓苔屬的油用植物,和白菜,、甘藍,、芥菜等同屬。中國是油菜的發(fā)源地之一,,有豐富的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的地方品種,。
在隴南文縣,人們世世代代種植油菜,,當?shù)氐拇迕駛?,從小的記憶中,春天就和油菜花?lián)系在一起,。
甘肅隴南文縣中廟鎮(zhèn)肖家溝村,,油菜花盛開。受訪者供圖
我國有數(shù)千年種植油菜的歷史,,可靠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6世紀,當時成書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完整的油菜栽培技術,。
不過,,在那時候,,油菜主要作為蔬菜栽培,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馬霓介紹,,“當時油菜被稱為芥子,、蜀芥、蕓苔等,,主要用作葉用蔬菜,,到公元659年,也就是唐代,,《唐本草》中明確提出,,蕓苔種子可以榨油?!?/p>
千百年的種植,,在我國各地形成了眾多的地方品種,但今天種植的主要品種,,則是上世紀30年代引進的,,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胡瓊介紹,“上世紀30年代,,甘藍型油菜進入中國,,這種白菜與甘藍自然雜交而成的復合型油菜,籽粒產(chǎn)量高,,含油量高,,抗病性好,所以在上世紀50年代后,,逐漸代替了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成為種植最廣泛的油菜類型?!?/p>
習慣,,南菜北豆怎樣形成的?
云南羅平縣也是油菜花開放最早的地方,,近年來,,這里每年種植的油菜都在百萬畝左右,每年可產(chǎn)出16多萬噸的油菜籽,,除了農(nóng)民自用或本地銷售,,其余的都進入了榨油企業(yè),每年生產(chǎn)菜籽油3.5萬噸左右,,銷往全國各地,。
在北方,菜籽油的消費并不多,但在南方,,菜籽油則更受歡迎,,“這和環(huán)境、氣候,、適宜種植的作物等都有關系,,”胡瓊說,“北方種植大豆,、花生較多,,多以大豆油、花生油為食,,長江流域則是我國油菜種植面積最大的區(qū)域,,原料自給自足,培育了南方菜籽油的消費習慣,,同樣的,,在西北地區(qū),大量種植的春油菜,,也培育了這里的菜籽油消費習慣,。”
消費習慣來源于生產(chǎn)分布,,我國油菜的種植版圖,,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和西北等地,不同地域的種植模式也不相同,。
江蘇興化即將開放的垛田油菜,。新京報記者王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