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5月7日電題:動物考古揭秘:“良渚人”愛吃什么肉,?
“民以食為天”,,5000年前的良渚古國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而這一文明的基礎就是發(fā)達的稻作農(nóng)業(yè),。不過,,“良渚人”并不是僅吃米飯,他們的餐桌上少不了鮮美的肉食,。
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考古平臺,,作為“探秘良渚·文明之源”系列活動的重頭戲,“良渚的動物世界”展覽正在舉行,。在這里,,觀眾可以了解5000年前“良渚人”愛吃什么肉。
展廳外景,。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qū)管委會供圖
“‘良渚人’應該吃豬肉最多,其次是鹿肉,?!闭憬∥奈锟脊叛芯克膭游锟脊艑<宜捂榻B說,在良渚古城遺址里出土的哺乳動物骨骼中,,豬骨約占80%,,鹿骨約占10%。
展廳設置了模擬的考古研究室,,宋姝向記者介紹動物考古工作(4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馮源攝
展覽現(xiàn)場展出了十多件良渚時期豬、梅花鹿,、水牛和麋鹿等動物的骨骼遺存,。它們都是從鐘家港遺址出土的。鐘家港就是展廳外的這條小河,,貌不驚人,,而在宋姝眼里,它是良渚文化動物考古的一座“富礦”,。
“南方地區(qū)潮濕炎熱,,很多地方是酸性土壤,有腐蝕性,。因此,,動物骨骼很難保存?!彼捂f,,環(huán)太湖地區(qū)共發(fā)現(xiàn)近千處良渚文化遺址,,而出土過動物遺存的遺址僅有30余處,,鐘家港是良渚古城內(nèi)唯一保有動物遺存的遺址。
展廳外景,,展廳下方即為鐘家港。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qū)管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