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經營,,實現規(guī)模效應
公主嶺市劉房子鎮(zhèn)石豐村的馮俊是一位“超級”種糧大戶。2016年,,他在本鎮(zhèn)流入土地700公頃,,又在鄰省承包2000公頃,全部用來種玉米,,除去成本,,一年凈賺1300多萬元。
今年,,馮俊計劃將種植面積擴至1萬公頃,。目前他已在本鎮(zhèn)意向性談妥3000公頃土地,在鄰省談妥5000公頃,。
這位“超級”種糧大戶的秘訣就是規(guī)模經營實現“優(yōu)勢疊加”:投入上,,每公頃比“小戶”節(jié)省3000元以上;產量上,,比“小戶”產量高出10%至20%,,可多收入1000多元;質量上,,所產多為一二等優(yōu)質玉米,,每公頃又能多賣出2000元。
馮俊說,,因為有規(guī)模效益,,2016年每公頃糧食銷售可得1.7萬元,減去租地成本9000元,、種地成本4000元,,即使國家補貼都給農戶,利潤也有4000元,。
為盡量使土地成片,,盡管今年土地流轉費普遍下降,馮俊也給本村開出每公頃8000元的流轉價格,,國家補貼也都給農戶,。
“即使玉米價格再低一些,規(guī)模經營也有賺頭?!瘪T俊估計,,如果今年能夠實現1萬公頃玉米種植規(guī)模,總產量將達2億3千萬斤,,利潤將在3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
解好改革“關聯(lián)題”
許多基層涉農干部認為,去年實行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今年可能成為玉米生產“轉折之年”,。在堅定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同時,建議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采取配套措施,,確保改革穩(wěn)妥推進,。
吉林糧食流通業(yè)相關人士告訴半月談記者,一方面,,普通農戶賣玉米收入降幅超過20%,;另一方面,去年秋季實行價補分離至今,,吉林獲得第一批生產者補貼約73億元,,與農民投入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應防止農民收入下滑甚至返貧,。
還有基層涉農干部表示,,“小戶”種地效益下降,將有大量新增勞動力需要轉移,。無論是發(fā)展縣域經濟,、實現就地轉移,還是加強技能培訓,、組織勞務輸出,,都是黑土地上需要破解的新問題。
玉米價格下跌與東北玉米產能過剩密切相關,。許多業(yè)內人士建議,,國家統(tǒng)籌用好涉農補貼“指揮棒”,從國家層面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緩解玉米產能過?,F象。對于近年改種玉米,、糧食品質不高的東北冷涼區(qū),建議停止對玉米種植的政策支持,,改為補貼大豆,、雜糧等其他品種。
面對種糧大戶做大規(guī)模意愿走強的情況,基層干部建議抓住時機,,在確?!靶簟睓嘁媲疤嵯拢e極引導土地集中經營,,加快發(fā)展現代化大農業(yè),。(半月談記者 鄒聲文 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