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美國此輪經濟復蘇中。2015年,,美國失業(yè)率已經大幅下降,,但美聯儲還是按兵不動。經濟學家給出的解釋之一是,,在經濟危機到來時,,雇主有兩個選擇,解雇一些人或是降低員工的工資,。但在現實生活中,,降低工資對于員工士氣會有影響,因此雇主一般選擇解雇人手,,但會要求留下的員工干更多活,,因此工資實際上仍有一些偏高,待到經濟好轉時,,相應的工資調整也會來得比較緩慢,。
英國的調查數據也給出了一些可能的答案。其中之一是目前做兼職工作的人是一個相當大的群體,,他們的存在意味著那些全職員工會更加珍惜現有的工作,,因此也比較難以提出加工資的要求。另外一個數據是自己雇傭自己的群體在過去兩年增加了30萬,,達到了480萬,。英國媒體對此解釋說,相信有些人是找不到全職工作,,逼不得已,。
從現實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變化來看,一個分析師不曾提到的現象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歐美的一些企業(yè)組織形式也在發(fā)生變化。比如,,電子商務的滲透在當地慢于中國,,目前才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雖然在中國這些工作崗位的收入并不低,但在發(fā)達國家,,這些工作未必是全職,,收入也未必高。實際上,,這正是全球化進程中一般人與高收入群體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英國還有另一個正在進行的故事:2016年第四季度,英國雇員人數同比增加30萬,,其中只有7萬是英國人,,其他都是外籍勞動力。
當然,,“脫歐”的不確定性是另外一個因素,,也是英國央行在一些報告中提到的影響人們預期的因素之一。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預測,,英鎊貶值可能推高通脹超過2%的水平,,然后再掉頭回落,最終回到2%的中長期利率目標,。
不過,,從美國的復蘇進程來看,英國的失業(yè)率已經降到了極低的水平,。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九名成員中就有一人公開表示目前應該加息25個基點,。但是,英國央行最近甚至將作為政策標桿的“自然失業(yè)率”估算水平從原來的5%下調到了4.5%,。這也許意味著,它還會繼續(xù)讓子彈再飛一會兒,。(陳濟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