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抱怨房價漲得太猛,,開發(fā)商吐槽供地數(shù)量太少,地方政府則要加速去庫存,。針對各方不同訴求,,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昨日公布的一項新政有望“一藥治多癥”。這個政策的核心就是以庫存消化周期分檔次,,周期短的要擴大供地,,周期長的要停止供地?!皬墓┣箨P系入手,,這就對癥下藥了。下一步就看地方政府執(zhí)行力,,看住建部問責力度了,。”有地產界人士如此評價,。
據(jù)易居研究院最新統(tǒng)計顯示,,全國70個重點城市中,,至少有45個城市的庫存消化周期在12個月以下(含12個月),,這些城市至少需要“增加土地供應”,,其中南京等6個城市“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jié)奏”,。
對癥下藥
4月6日,,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和國土資源部發(fā)布《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通知》(建房[2017]80號)(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強化住宅用地供應“五類”調控目標管理。
根據(jù)《通知》,,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別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guī)模。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乃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各地要根據(jù)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對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ji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