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今年幾輪過山車之后,,7月以來,現貨黃金價格再次從7月7日的低點反彈,,又蹭蹭蹭地漲了一波,,并在9月8日升至一年新高1357.67美元/盎司。不過,,這一輪的價格上揚卻不見了“中國大媽”的身影,。
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的,對美國利率很敏感,,美元的下跌是近期金價上漲的主要原因,。美元持續(xù)走低,導致市場避險情緒蔓延而買入黃金,,而朝鮮核爆等地緣局勢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隨著美聯儲議息會議的臨近,黃金窄幅震蕩,。9月21日,,美聯儲公布9月利率決議將啟動縮表和年內加息預期升溫,美元和美債利率上漲,,黃金價格下跌,。加之美國稅改計劃正在逐步推進中,有利于美元指數,,短期內黃金仍將承壓,。不過,美朝關系還在發(fā)展,,美國經濟受災嚴重和政治不確定性仍在,,黃金調整完畢后進一步走強的可能性也有。
很顯然,,美國因素短期主導著黃金價格走勢,。拋開這些擾動因素,從供需的角度來看,黃金市場也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球范圍內黃金需求總量為2004噸,,創(chuàng)下8年新低,,同比下降14%。金飾需求為967噸,,同比上漲5%;科技領域需求為160噸,,同比上漲2%;投資需求為700噸,同比減少34%,。具體來看,,黃金金幣需求上升11%,需求強勁,,而黃金ETFs及類似產品下降71%;各國央行及其他機構需求為177噸,,同比減少了3%。全球黃金供應量方面,,2017年上半年全球范圍內黃金供應量為2098噸,,同比減少了10%;再生金供應量為563噸,,同比下降20%,。
這一輪黃金上漲卻不是“中國大媽”買起來的,從中可以發(fā)現,,“中國大媽”對金飾的偏愛在降低,。今年黃金首飾市場有所恢復,但依然低于長期平均水平,。今年二季度全球金飾需求同比增長8%,,印度是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同期,,中國黃金首飾需求繼續(xù)下滑,,同比降低5%至137.7噸,是近五年金飾需求最低的一個季度,。金飾需求的主要推動力來自印度,,主要原因是印度今年7月開始執(zhí)行全國商品服務稅(GST),部分消費者和黃金交易商在新稅執(zhí)行之前囤金,,印度傳統節(jié)日“佛陀滿月節(jié)”帶來季節(jié)性黃金需求,。
中國金飾的消費者逐漸年輕化是看不見“大媽們”的另一個因素。80后和90后成為主力消費群,,消費品位和消費手段,、習慣和大媽們完全不同。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關注符合流行時尚和設計美觀的珠寶飾品,甚至認為金飾有些過氣,,這對于金飾行業(yè)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同時,人們的喜好正在從資產性質較強,、易于變賣的24K純金轉向低純度的18K金和22K金,。后者由于可塑性較強、工藝水平較高,,受歡迎程度大大增加,,這也直接導致了中國黃金門店門可羅雀。
此外,,隨著互聯網+的崛起,,逐漸取代“中國大媽”的年輕一代消費者,注重時尚,、線上購買等新的黃金消費習慣正在形成,。一方面,年輕一代消費者偏向于線上購買黃金飾品,,既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又簡單快捷;另一方面,互聯網+黃金投資快速崛起,,目前,,國內大小互聯網黃金平臺有幾十家,更加分流了黃金門店的顧客,。不過,,互聯網黃金平臺發(fā)展得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一定隱憂,。一些中小型互聯網黃金平臺由于未完善第三方存管機制,,可能存在非法使用資金或者跑路的風險。不管哪種渠道購買,,消費者在投資時都需擦亮眼睛,。
中國黃金首飾的需求弱化,但投資需求依然強勁,。實物黃金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全球金幣、金條投資低位反彈,,需求同比增長11%達到532噸,。其中,中國,、印度以及土耳其引領了市場需求,。中國二季度金條和金幣需求增長了56%至62.6噸,。考慮到今年一季度同比30%的增長和去年四季度創(chuàng)歷史紀錄的增長,,這種逆季節(jié)性增長進一步說明,,中國消費者尤其是那些高凈值群體對金條和金幣已形成了穩(wěn)定的習慣性投資需求。
趨勢不可逆,。傳統的黃金產品普遍存在著變現困難,、交易繁瑣等問題。有些產品買賣有價差,、無法與金價實時掛鉤,、無法兌換實物黃金等,難以滿足新一代投資者的需求,?;ヂ摼W黃金與傳統的黃金投資渠道相比,不僅解決了交易不便,、無法與金價實時掛鉤等問題,,而且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