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文 多
網絡,,讓商家與買家近距離接觸,也讓原本“劃區(qū)而治”的南北稻香村這對“冤家”進入近距離競爭,。
先是9月22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根據“北稻”公司的申請,裁定“蘇稻”“北京蘇稻”兩公司在多家電商平臺上“立即停止”銷售帶“稻香村”扇形標識,、“稻香村”標識的糕點等產品,;26日,法院又根據“蘇稻”“北京蘇稻”兩公司的申請,,撤銷了上述裁定,。
南北爭端,讓臨近中秋節(jié)的“稻香村”沒了“稻香”,,而是彌漫著爭奪線上買賣的火藥味,。
●不到一周劇情“反轉”
9月26日傍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一份文件顯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解除對北京蘇稻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即“北京蘇稻”)、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即“蘇稻”)采取的的保全措施,。而該措施包括,,“立即停止在1號店、蘇寧易購,、我買網,、京東商城、天貓商城等電商平臺銷售帶有‘稻香村’扇形標識,、‘稻香村’標識的糕點等產品,;立即停止在上述電商平臺的涉案糕點,、粽子等產品宣傳推廣中使用‘稻香村’扇形標識、‘稻香村’,、‘稻香村集團’標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提到的保全措施此前由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即“北稻”)作出申請,,并在幾天前的9月22日剛剛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保全裁定,。
而在9月24日下午,蘇稻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一份相關聲明顯示,,其對該民事裁定,,無法認同并深感遺憾,已按法定程序積極復議,。
9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蘇稻方面獲取的一份的保全裁定復議申請書顯示,北京蘇稻和蘇稻請求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依法撤銷 2017年9月22日作出(2015)京知民初字第1606號訴訟中做出的行為保全裁定,。
追溯過往,,“稻香村”商標之爭在北稻、蘇稻兩家食品企業(yè)間已持續(xù)多年,。據《法制日報》報道顯示,,該兩家食品公司就“稻香村”商標產生的糾紛于2009年已凸顯。蘇稻始于1773年,,北稻始于1895年,,均為歷史悠久的老字號。目前,,蘇稻在產品包裝上使用的是“稻香村”扇形的標識,,北稻在產品包裝上使用“禾禾禾”圓形標識,而北京蘇稻則是圓形“稻香村”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