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葡股份近日公布了重組預案,,擬27.08億元購買控股股東國安集團下屬企業(yè)青海國安所持國安鋰業(yè)100%股權,,跨界布局新能源領域,。按照國安鋰業(yè)的業(yè)績承諾“對賭”,常年營業(yè)利潤為負的中葡股份在經營面上有望擺脫尷尬處境,。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安信證券調研報告顯示,青海國安的西臺吉乃爾鹽湖的儲量是140萬噸,,每年出鹵水的能力是5萬噸/年,,鋰的濃度是0.22%,鎂鋰比61倍,,在青海鹽湖中屬于中等品味,。報告稱,國安鋰業(yè)采用的相關工藝是煅燒法,。實際上采用煅燒法會產生一定的環(huán)保問題,,對天然氣與電等能源需求大,對原料要求高等,,使得綜合成本偏高,。
也就是說,國安鋰業(yè)煅燒法在產能規(guī)模上面臨瓶頸,,目前來看該公司技術并不成熟,,因此其未來放量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國安鋰業(yè)往年業(yè)績報告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一問題,。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1-6月國安鋰業(yè)營業(yè)收入分別為71968.24萬元,、84868.04萬元,、46034.44萬元,凈利潤分別僅為-13284.85萬元,、4327.58 萬元,、1700.11萬元。
報告期內,,國安鋰業(yè)分別獲得政府補助3995.37萬元,、4200.20萬元和687.31萬元。如果扣除當期政府補助,國安鋰業(yè)過去兩年一期的凈利潤分別為-17280.22萬元,、127.58萬元和1012.80萬元,。
而國安鋰業(yè)2017年7-12月、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在礦業(yè)權評估口徑下擬實現的預測凈利潤數卻分別高達8,741.45萬元、18,628.40萬元,、22,064.87萬元和23,668.5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標的并非第一次登上資本市場,。國安集團下屬另一家上市公司中信國安此前擁有青海國安近十年時間,,最終卻因青海國安長期虧損,于2014年左右將其置出,。
同時,,國安鋰業(yè)存在碳酸鋰尾氣吸收改造項目尚未完成環(huán)保竣工驗收,、《采礦許可證》尚未變更至國安鋰業(yè)名下,、國安鋰業(yè)尚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等風險。
標的公司環(huán)保問題也令人擔憂,。青海省環(huán)境保護廳官方網站顯示,,2016年5月30日,有投訴人稱青海國安生產工藝的落后,,高耗能,、高排放非常明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很多時候未經環(huán)保設施直接排放于大氣中,,日常在公司附近可以明顯的聞到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幾個大煙囪清晰可見,白天是白煙,,晚上就是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