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國平說,,一個人的童年,最好是在鄉(xiāng)村度過,。
在鄉(xiāng)村孩子們的世界里,,他們注意的往往不是莊稼和風(fēng)景,而是大人不放在眼里的各種花兒草兒,,更或是散布在村落中犄角旮旯里的小生物,,所以他們的生活不孤單,有許多伴兒,,時常與樹、草,、鳥,、昆蟲和家畜等進行著無聲的“談話”。
“小表叔”又掏鳥窩嘍
我進駐雨臺村蹲點調(diào)研做報道的第三天,,結(jié)識了一個小男孩和兩個小姐妹,。起初,我跟他們打招呼,,他們只是抿著嘴笑不吭聲,。
村里的人告訴我:“哎,別看那個男孩個頭小,,長得像個蘿卜頭,,但輩分大,旁邊比他高的兩個小姐妹管他叫表叔呢,。
”那我就叫他“小表叔”吧,。
小表叔以前跟隨打工的父母在福建,現(xiàn)在回村里上學(xué),;兩個小姐妹以前隨打工的父母在成都,,現(xiàn)在跟奶奶作伴。
慢慢地我們熟了,。一次,,放學(xué)后,,“小表叔”帶著小姐妹跑到我的駐地屋外敲門,邀我跟他們到村里去“?!?。我呢,把從北京帶來的餅干和零食分給他們,,他們吃得津津有味,。
別看個頭小,“小表叔”身手靈活,,很擅長掏鳥窩,,一次能掏到五六種鳥的蛋;而且我發(fā)現(xiàn)他竟然是個“小博物家”,,他能講出路邊幾乎所有草木和樹木的名字,,還能告訴我誰家的花開得最旺,村里哪里的洞有只“恐怖”的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