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鬧劇”宣告落幕。曲終人散,,這個頗具爭議的臨時仲裁庭也就此退場,,在國際法史上留下一段不光彩的印跡。
在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違反中菲共識,、違反國際法,,單方面強行推動的這起仲裁案中,臨時仲裁庭扮演了惡劣而荒唐的角色,。這個臨時仲裁庭的一系列操作漏洞百出,,幾無公正權威可言。
新華社記者通過采訪調查,,從機構組建,、運行程序、人員構成,、實體裁決等方面,,揭示其假借“仲裁”之名違反國際法之實的本質。
非法無效的草臺班子
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公布后,,眾多媒體尤其是西方媒體紛紛以“
聯合國
背景的仲裁庭作出裁決”,、“常設仲裁庭作出裁決”等發(fā)布消息。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七在海牙組建,屬于因案而設、案終而撤的臨時班子,,絕不是“國際法庭”,。記者采訪調查發(fā)現,臨時仲裁庭與同樣位于海牙的國際法院(ICJ)沒有任何關系,,后者是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
臨時仲裁庭與位于德國漢堡的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沒有直接關系,。唯一沾得上邊的是,,根據《公約》附件七的要求,如果當事方沒有指定仲裁員,,則由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在本案中為日本籍前庭長柳井俊二)代為指定,。
臨時仲裁庭與常設仲裁法院(PCA)也沒有直接關系。略微有關的是,,常設仲裁法庭為本案仲裁庭提供秘書服務,,并將位于海牙的和平宮租借給仲裁庭作為庭審場所。
可見,,本案臨時仲裁庭,,并不是常設仲裁機構,也不是國際海洋法領域的權威司法機構,,其程序規(guī)則也是仲裁員擬定的,、僅適用于本案的臨時性仲裁規(guī)則,。
為以正視聽,,北京時間13日晚間,國際法院在其官方網站首頁發(fā)布提示信息稱,,國際法院希望媒體和公眾注意,,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由常設仲裁法院提供秘書服務下的一個特別仲裁庭作出。國際法院作為完全不同的另一機構,,自始至終未曾參與該案,。
聯合國官方微博13日也發(fā)布聲明稱,常設仲裁法院與聯合國沒有任何關系,。
從2013年以來,,臨時仲裁庭不顧中方反對,打著法治和規(guī)則旗號,,一味接受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的非法無理主張,,偏離了第三方程序應有的公正立場,隨意擴權,、濫權,,強行作出所謂“裁決”,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仲裁庭不顧中方表達的嚴正立場,,任意擴大管轄權,,完全無視南海的歷史和現實,曲解《公約》有關規(guī)定,,從一開始就把《公約》這本經念歪了,,其越權、擴權作出的非法裁決自然非法無效,。仲裁庭代表不了國際法,,更代表不了國際公平和正義?!眹鴦瘴瘑T楊潔篪14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這個仲裁庭完全是一個臨時機構,它和其他國際權威司法機構沒有任何正式關系,。它不為裁決結果負責,,也沒有任何機構為這個仲裁庭背書?!蔽錆h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院長孔令杰說,。
隨意輕率的組成程序
國際權威司法機構均有嚴格的組成程序。
比如,,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由《公約》締約國大會選舉,,獲得三分之二締約國表決中三分之二票數,且該票數應為全體締約國的過半數當選,,庭長和副庭長由法庭選舉產生,;國際法院法官由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分別選舉,法定參會人數過半數當選,,法院院長和副院長由法官投票選舉產生,。
在組成人員方面,根據有關國際規(guī)則和國際司法實踐,,法官和仲裁員的選任應盡可能全面代表世界各個地區(qū)和不同法律體系,。
因此,國際法院由來自各大洲的15名法官組成,,國際海洋法法庭更有多達21名法官,。
反觀南海仲裁案仲裁庭,首席仲裁員和仲裁員由指定和協商產生,。仲裁庭法定成員為5人,。
根據《公約》附件七第8條規(guī)定,“仲裁庭裁決應以仲裁員的過半數票作出,,不到半數的仲裁員缺席或棄權,,應不妨礙仲裁庭作出裁決,。”也就是說,,以5名仲裁員為例,,3名仲裁員參與投票即可作出裁決。
分析人士認為,,少數仲裁員對案件包括證據在內的諸多方面擁有絕對控制和自由裁量權,,把涉及重要海洋利益甚至是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交到多則5人、少則3人手中決定,,顯然輕率而無法接受,。
“從實踐中看,強制仲裁這種形式存在很大的缺陷,,而這種缺陷在南海仲裁案中暴露無遺,。”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
此外,,在臨時仲裁庭組建過程中,怪事連連,,破綻不斷,。
在推選過程中,最初被任命的首席仲裁員,、斯里蘭卡前外交官平托,,本來是唯一來自亞洲的仲裁員。
然而,,平托接受任命后即被發(fā)現其夫人持有菲律賓國籍,,這違背了國際司法和訴訟中關于利益沖突和回避兩項基本原則。
更不可思議的是,,平托辭職后不到三個星期,,不在“名單”之列的加納籍法官門薩就被指定為首席仲裁員,。
這樣,,最終仲裁庭由4名歐洲籍仲裁員和長期居住歐洲的門薩構成。
其中,,德國籍沃爾夫魯姆法官為菲律賓方指定,,其余4人均由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代為指定,,包括門薩和法國籍的科特,、荷蘭籍的松斯、波蘭籍的帕夫拉克,。其中帕夫拉克是柳井未與中方協商代為指定的中方仲裁員代表,。
專家表示,南海問題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區(qū)域性的,、高政治敏感度的重點海域糾紛,。但仲裁庭中不僅沒有亞洲籍仲裁員,而且從仲裁員背景看顯然缺乏對南海問題,、亞洲復雜的地緣政治以及歷史與現實問題的充分了解,。
“仲裁庭人員構成代表性嚴重不足,無法實現全面,、平衡,,這使仲裁庭的公正性受到根本質疑?!笨琢罱鼙硎?,整個仲裁庭的組成人員普遍缺乏相應的專業(yè)知識,無法做到客觀,、獨立的裁決,。
破綻百出的所謂仲裁
然而,僅從最終確定的5人仲裁庭名單看,,也有很多問題,。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仲裁庭的“操盤手”——柳井俊二,他指定了本案大部分仲裁員,。
據各項資料顯示,,柳井俊二是日本資深外交官,也是日本右翼勢力的代表,。柳井長年擔任安倍政府安保法制懇談會會長職務,。這一職務的實質就是安倍政府智囊團的首席。其個人政治立場非常明確,。
早在1990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任日本外務省條約局局長的柳井推動通過了日《聯合國維和行動協力法》,讓自衛(wèi)隊正式走向世界,。
2013年8月4日,,在仲裁庭組建剛滿1個月時,他以安保法制懇談會會長身份參與日本NHK《星期日討論》節(jié)目,,并在節(jié)目中公開闡述政治立場,,認為“日本”的島嶼受到“威脅”,強調日本存在“敵人”,,需要強化武力等多方面來“保障”日方安全,。
2014年5月,正是柳井將要求“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的報告書交到日本首相安倍手中,。柳井還曾于1999年任日本駐美大使,,深得美方信任,。
2001年10月,他因牽涉濫用外務省機密費受到處分而丟官賠款,,其“職業(yè)道德”亦令人懷疑,。
專家表示,雖然根據《公約》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在特定情形下有權組建特設仲裁庭,,但其政治背景和明顯的政治傾向理應構成法定回避事由,。
“由于日本與中國存在釣魚島爭端,柳井俊二別說兼顧考慮中方利益,,就連保持起碼的客觀公正都不可能做到,。”吳士存說,。
另外,,仲裁員當中,除代中方指定的帕夫拉克外,,其余4人均作為其他仲裁案的仲裁員出席,。其中門薩(5起)和沃爾夫魯姆(3起)居多,門薩同時兼任三個仲裁庭首席仲裁員,。
法律專家表示,,這種充分參與的其他案件可能會產生嚴重影響,導致預設立場和預判結果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對仲裁庭的公正性造成減損,。
以菲律賓指定的仲裁員沃爾夫魯姆為例,據查證,,其曾在2010年12月至2015年3月仲裁的查戈斯群島案(毛里求斯訴英國)中擔任仲裁員,。
沃爾夫魯姆在查戈斯群島案中,發(fā)表署名的聯名反對意見,,明確否認,、批駁了英國的主張——案件涉及島嶼主權問題,故而仲裁庭不具有管轄權——認為案件所涉主權問題不影響仲裁庭的管轄權,。
此外,,在“北極日出號”案(荷蘭訴俄羅斯)中,沃爾夫魯姆雖不是仲裁員,,但與另一法官聯名發(fā)布單獨意見,,強烈批評俄羅斯“不應訴”。分析認為,,這也容易造成對“不應訴”立場形成固有成見。
孔令杰表示,,臨時仲裁庭仲裁員的背景有明顯瑕疵,。如沃爾夫魯姆一直以來都比較激進,,在過往案例中熱衷于“造法”,即把海洋法公約上一些界定模糊的地方根據主觀認識來完善補充,。
仲裁庭人員構成代表性不足等種種問題,,在國際海洋法法庭也引發(fā)爭議。國際海洋法法庭前庭長,、佛得角籍法官葉肅斯表示,,他對4位仲裁員均來自歐洲深表關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籍法官盧次基曾在仲裁庭組成過程中致信柳井俊二,,認為中國是被迫陷入仲裁程序,。俄羅斯籍法官戈利欽表示同情中方在本案中的立場。
國際海洋法法庭前法官圖爾克認為,,臨時仲裁庭來自歐洲的仲裁員明顯偏多,。“南海爭端的本質是領土主權爭端,,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任何將涉及領土主權爭端的政治問題包裝成法律問題的做法都是自欺欺人?!?/p>
更為不嚴肅的是,,個別仲裁員和專家證人在審理過程中出爾反爾,竟然推翻自己以往長期堅持的觀點,。
在2015年11月關于實體問題的庭審中,,菲律賓所請專家證人斯科菲爾德教授,一改以往其學術成果中稱太平島為“島”的說法,,在本案中將其定性為“礁”,。斯科菲爾德還曾撰文指出,南沙群島至少存在12個符合島嶼定義并可以主張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的島嶼,。然而在仲裁庭聽證時,,他卻反口稱南沙群島沒有一個島礁可主張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
還有,,荷蘭籍松斯教授曾長期主張,,確定島礁的法律地位是海洋劃界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但成為本案仲裁員后,,這位教授一改過去的立場,,反而認為島礁法律地位的判定可以與海洋劃界問題脫鉤,從而為菲律賓惡意規(guī)避中方有關海洋劃界的排除性聲明背書,。
有償服務由誰買單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13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仲裁庭5名仲裁員是掙錢的,掙的是菲律賓的錢,,可能還有別人給他們的錢,,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是有償服務的,。
根據法律實踐,一般而言,,仲裁庭由雙方協議組建,,相關費用均攤。但在本案中,,提供服務的常設仲裁法院秘書曾3次要求中菲繳納費用,,用于支付5名仲裁員薪酬、庭審房租等,,維持仲裁庭日常運轉,。中國因不接受、不參與這一仲裁,,一次也沒有繳納,。菲律賓不僅繳納了自己的份額,為了保證仲裁進行下去,,還代替中國繳納了中國的份額,。據了解,僅在今年4月,,菲律賓就向仲裁庭增繳了85萬歐元,。
仲裁庭運轉需要一筆巨額費用。據有關人士透露,,本案仲裁員的薪酬高達每小時600歐元,,如按每日工作8小時計算,仲裁員每日薪酬為4800歐元,。另外,,當事國雙方還需繳納啟動資金50萬歐元。仲裁程序相關的所有開銷都應得到償付,,包括差旅費,、住宿費、電話費,、傳真費,、復印費等等。
目前關于仲裁案律師團隊費用等,,尚無公開資料可以查閱,。初步核算,三年來仲裁案大概費用開支約為2600多萬歐元,,約占2015年菲律賓財政預算的兩千分之一,。這也意味著,臨時仲裁庭完全由菲律賓“包養(yǎng)”。
以上數字和菲律賓專欄作家里戈韋托·蒂格勞的說法相吻合,。蒂格勞15日在《馬尼拉時報》頭版發(fā)表文章說,,菲律賓為南海仲裁案請律師,,共花費了3000萬美元,。并要求美國為此“買單”。
在政治操弄下,,由阿基諾三世政府強行推進而達成“非法無效”裁決,,惹起菲律賓國內的怨聲?!八麄儯绹┰谀虾]有主權聲索,,也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仲裁案給了美國干預南海事務的借口,美國中央情報局或者國務院應該給菲律賓報銷這筆高昂的訴訟費和律師費,?!钡俑駝谡f。
吳士存對此表示,,與國際法院法官酬勞由聯合國經費支付不同,,臨時仲裁庭仲裁員是明碼標價、有償服務,。因中國不參與,,因此整個案件所有費用完全由菲方承擔,背后的貓膩不言自明,?!爸俨猛ヒ部梢圆脹Q自己沒有管轄權,但如果這樣的話,,就意味著仲裁員們丟了自己的飯碗,。”
事實再清楚不過了,,南海仲裁案由始至終就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其背后有著不可告人的圖謀。
監(jiān)制:劉洪
記者:李忠發(fā),、鄒偉,、臧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