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分濃淡著春色——
在古人的畫卷中“徜徉”
踏青出游的場景還頻頻出現(xiàn)在古代的畫作上,,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是迄今存世最古的畫卷之一,,也是他唯一傳世的作品,,其上還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游春圖”六字,。畫卷的青山綠水間,,人物或策馬或佇立或泛舟水上,,枝頭繁花綻放,,湖面上則波光粼粼,,好一幅春光中的美景,!
《虢國夫人游春圖》也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名作之一,,展現(xiàn)了楊玉環(huán)的三姐虢國夫人攜眾盛裝出游的景象。正如前面所講,,游春是唐朝的習俗,,以每年的三月初三為盛。
在著名畫家傅抱石的筆下,,我們也能看到春色中出游的場景,,紫金山記者曾在他創(chuàng)作的《江南春雨》上看到了綿柔雨絲,在蔥蘢紅映中游人泛舟水面,,煙雨繚繞的江南春景躍然紙上,。
而在他所繪的《李太白像》上,則呈現(xiàn)出“行樂須及春”的詩意美,,花枝下的李白舉杯獨酌,,詩人的豪放灑脫盡現(xiàn)筆墨間。
在宋代的白釉黑花瓷枕上,、明代的描金漆器上,、清代的青花瓷器上我們也都能看到古人踏青出游的身影,他們或在山林間策杖獨行,,或兩兩結(jié)伴行吟撫琴,,或三五成群“組團”而出,以徒步,、乘舟甚至是騎驢的方式來欣賞自然風光和感受田園的愜意,。
南京“妙處”何其多——
跟著古人去踏青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边@是唐代李白的詩句,知道這是他在何處游歷時所作的嗎,?是冶城,。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今朝天宮后山設冶煉兵器的作坊,,故此地被稱為“冶山”或“冶城”,。東晉時期,丞相王導在冶山大興土木建別墅,名為“西園”,,這里的亭臺樓閣也成為士族名流的聚會場所,,據(jù)《世說新語》記載,王羲之和謝安曾共登冶城,,遠眺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