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西站是全國鐵路網(wǎng)的十大貨運編組站之一,,這里開行的中歐班列通達歐洲17個國家45座城市,列車提速后,,運行時間縮短1/3,,挑車員的工作更忙,標準更高了,。
看花容易繡花難,聽聲音才是挑車的第一步,,更精細的活兒還在后面,。
從濟西站到滿洲里站,列車不再解編,,要保證自重近4000噸的列車,,能夠跨越2300多公里、30多度的溫差安全運行,,車輪的精度必須控制在0.1毫米,。幾百個車輪逐一手檢,,1300多個數(shù)據(jù)都要記錄在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歐班列運量卻大幅增長,成為“超級帶貨王”,。五月份,,濟南市董家鎮(zhèn)鐵路貨運中心的七百畝貨場正式投入運營,貨物種類從十幾種發(fā)展到了一百多種,。
貨物種類多,,形狀和重量不同,在車廂內(nèi)的受力點也就不同,。這個攪拌釜的12個部件有圓形,、長方形、異形等不同形狀,,要讓所有部件在車廂里保持穩(wěn)定,,安全抵達歐亞國家,對運輸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
每節(jié)集裝箱都得有自己專屬的裝貨方案,,經(jīng)過檢查合格上才能運上中歐班列。
發(fā)車前,,裝滿貨物的車廂要重新回到濟西站整裝,。在濟南西機務段電力機車整備場,趙立偉和陳曉光師徒倆正在對火車頭做最后的檢修,,即將和50節(jié)車廂匯合,,這也是組編一列中歐班列的最后一步。
春運第一天,,濟西站的貨箱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22600多箱,;春節(jié)前,首次開行到倫敦的中歐班列,;牛年春節(jié),,中歐班列不停運,“挑車小分隊”又要在崗位上過年了,。
而讓高延鵬自豪的,,是過去一年他經(jīng)歷了疫情的考驗,向俄羅斯和德國運送了1000多箱防疫物資,,全國1/8的中歐班列從他所在的城市發(fā)車,。過完這個年,孩子就要出生了,,這讓剛剛而立之年的他感受到了更多的責任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