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7月19日報道 韓媒稱,自中韓國陷入“薩德”爭端以來,首次有兩架前往中國的包機獲得批準,,這是自去年年底中國民航局不允許韓中包機運營以來首次作出批準,。
據(jù)韓國《東亞日報》網(wǎng)站7月18日報道,濟州航空公司17日宣布,,中國政府最近批準濟州機場至中國張家界的不定期包機的運營,,這一航線的包機將在25日和29日運營兩次,預(yù)計將分別搭載180名韓國游客,。
資料圖:韓國濟州航空一架客機降落泰州機場,。新華社發(fā)
報道稱,不定期包機主要由旅行社作為中國特定觀光目的地商品,,先招募國內(nèi)游客客再通過廉價航空公司運營,。
濟州機場一直在向中國政府申請每月平均一到兩次運營不定期包機,但中國政府從去年底起,,對包機運營的申請一概不予批準,,今年3月還全面禁止韓國團體觀光商品。由此,,大韓航空對8條中國航線都減少了運營班次,,韓國航空公司的韓中定期航線出現(xiàn)了較大萎縮。上個月以來,,雖然部分定期航線得到恢復(fù),,但仍然沒有回到事態(tài)開始之前的形勢。
報道稱,,這次包機獲得批準,,有可能是凍結(jié)的中韓旅游交流注入暖流的“信號彈”,因而備受關(guān)注,。但業(yè)界目前對此反應(yīng)謹慎,,認為首次允許包機運營難以與緩和“薩德”爭端相掛鉤。
報道稱,,此次獲得批準的是航線,,不是中國游客赴韓,,而是韓國游客前往中國的路線,。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政府為了振興本國旅游業(yè)而采取的措施,。航空業(yè)有關(guān)人士表示,,目前還難以判斷中韓“薩德”矛盾的走向,,但也是打開了韓國前往中國的不定期包機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