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淵譚天丨百余國軍官齊聚的畫面為什么只在中國才有
最近幾天,第十一屆北京香山論壇召開。這場論壇最受大家關注的,,是會場上齊聚了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軍官和代表。
不少人提到,,這是只在中國才有的畫面。
過去一年,,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還在延宕,全球安全局勢變得更加復雜,。但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和往年相比,今年香山論壇參會的嘉賓數(shù)量和層級還是都創(chuàng)下了新高,。
這些國家的代表雖然身著不同的軍裝,、說著不同的語言、持有不同的立場,,但都能在中國討論一個話題——和平,。
為什么是中國?
譚主在論壇現(xiàn)場觀察到了兩個細節(jié),,值得展開說說,。
會場上,譚主看到了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等多個沖突相關方的代表,。
知情人士告訴譚主,,這些國家之所以都來參加論壇,是因為他們認為香山論壇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討論他們關心的問題。
溝通的前提在于了解。中美關系,,就是觀察這一細節(jié)的切入點,。
中美關系,在這次論壇的多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所涉及,,也是各參會國關注的重點,。
過去幾天,美國之音(VOA)等外媒在炒作一種論調(diào)是,,中國借自己的主場外交優(yōu)勢宣揚自己的立場,,美國對此并不感興趣。
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香山論壇上,中美關系被放在了“高端訪談”和“平行分組會議”上展開討論,。每場會,,美國人都有出席。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李抒音告訴譚主:
“高端訪談”的形式是一個主持人同時采一中一美兩位嘉賓,,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中美雙方從各自的角度,充分闡述自己看待中美關系的不同觀點,,是理念之辯,。
出席“高端訪談:中美關系”的美國嘉賓,是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幫辦華自強,。
對于應該如何維系長期,、可持續(xù)的中美關系,中美雙方有著不同的看法,,是應該從中美關系的認知入手,,還是從具體的問題入手?對此,,中美雙方展開了討論,。
在會場上,華自強用中文說了一句話,,“聽其言,,觀其行”。
在聽到華自強引用這句成語后,,中國學者也用了一句英文俗語,,“talk the talk,walk the walk”(說到做到,,言行一致)來做回應,。
從華自強的發(fā)言中,,可以看出,關于美國對華承諾如何落實的問題,,美國人很多時候與我們有著不同的理解,。在香山論壇上對此展開充分討論,正是厘清這些問題的一個契機,。
對于另一邊的“平行分組會議”,,李抒音指出,“平行分組會議”關注的問題比較具體,,那就是如何通過具體行動,,來貫徹落實中美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的共識。
最近一個月,,美國在海上持續(xù)鼓勵盟友擴大與中國的安全沖突,,在所謂“協(xié)防”臺灣等問題上展開認知作戰(zhàn),干涉中國內(nèi)政,。顯然,,舊金山會晤上美國“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fā)生沖突”等表態(tài)還沒有落到實處,。
譚主注意到,這次出席平行分析會議的美方專家有:前助理國防部長幫辦施燦德,、美國蘭德公司高級國防分析師德里克·格羅斯曼,、美國國際政策中心執(zhí)行副總裁馬修·達斯等。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在美國政府和智庫體系中承擔著重要角色,,負責就與中國相關的具體政策提出建議。所以,,他們對中國都比較了解,。
比如施燦德,曾在2019年至2021年擔任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
他提到,,中美兩軍可以激活一些過去的對話機制,從對話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正是美軍最近兩年發(fā)展對中國軍事關系的重點,。
除了專家,這一次美方出席的軍官是新一任國防部助理國防部長幫辦陳思茂(Michael Chase),。相較于去年參會的美國軍官,,陳思茂不僅級別更高,他對中國的了解也更深:
陳思茂曾專門來中國留學,,學習中文,。擔任負責中國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后,,陳思茂也參加了今年年初的第十七次中美國防部工作會議。
了解是雙方有效交流的基礎,,也是交流能夠持續(xù)走深走實的關鍵,。
和中美關系一樣,論壇也為不同地區(qū)的不同國家提供了彼此了解的場合,。
在這次論壇的主題中,地區(qū),,是出現(xiàn)得最多的一類關鍵詞,,包括亞太、東北亞,、東盟,、中東、非洲等,。
李抒音告訴譚主,,國際和區(qū)域的熱點問題、前沿問題,,包括一些敏感問題,,在香山論壇上都可以討論。巴以,、俄烏等問題沖突的雙方,,我們也邀請他們在同一場平行分組會議上進行溝通,進行對話,。
理解這樣的現(xiàn)象,,可以從中國自己是怎么做的說起。
在論壇的會議中,,有一場與中國的周邊區(qū)域安全息息相關——討論亞太地區(qū)安全的平行分組會議,。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jié)是,曾親自參與2012年黃巖島事件外交處理全過程的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是這場分組會議的主持人,。
要推動解決新一輪的南海問題,歷史經(jīng)驗可以提供一種參考,。
這幾天,,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就在北京和中方舉行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團長會晤。同時,,中國和東盟國家還舉行了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22次高官會,,推進“南海行為準則”談判又往前進了一步。
越是敏感的軍事安全問題,,交流與對話要發(fā)揮作用,,就越需要充分尊重各方的訴求,,并針對問題提出現(xiàn)實可行的解決路徑。
在香山論壇的開幕式上,,中國國防部長董軍留下了一個讓很多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在70秒里提了5次“平等”。
正是因為中國堅持所有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擁有平等發(fā)聲的權利,吸引著前來香山論壇參與國際安全對話的國家越來越多,。
在這個過程中,,香山論壇討論的問題也在朝著更前沿、更深入的方向延伸,。
譚主了解到,,這次論壇還有一個設計是,大小會場能開放的,,我們都盡量開放,。
通過開放、平等的對話合作來尋求共識,,推動構建公正,、有效的安全治理機制,香山論壇以這樣的姿態(tài)面向未來,。
而這,,也是中國軍隊面向世界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