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方面,,美國并不擁有像特朗普認為的那么大的權勢
這方面最恰當的例子是特朗普政府內部已經停止的關于讓美國退出2012年生效的《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爭論,。Axios的喬納森·斯旺上周末做得很好,他詳細披露了最近幾周政府內部的有關對話,,以及特朗普多么接近于發(fā)布一份退出協定的正式通知——正如今年4月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那樣,。由于朝鮮近期的核試驗,加上特朗普總統(tǒng)(暫時)承認此時退出韓美自貿協定從地緣政治上來說不可取,,這一想法已經被擱置,。
但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美國一直在出錯牌。
在今夏召開的一次討論特朗普對韓美自貿協定的擔憂及美國對韓貿易逆差的特別會議上,,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拿出了一份他希望看到首爾做出的單方面讓步的清單,。據了解此次討論的人士透露,其中包括讓韓國加快逐步取消對美國商品的某些關稅,,但對韓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不實施這樣的政策,。
萊特希澤實際上重施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使用過的威脅策略,,當時他作為里根政府的一名高級貿易官員與日本談判“自愿出口限制”。但這一次,,韓國貿易部長金鉉宗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不,,謝謝”。
金鉉宗的回應是經過精心盤算的,,原本韓美自貿協定就是他率領韓國團隊談判的,。他很清楚一個事實:韓美自貿協定取消,將導致美國對韓出口商品關稅大幅提升,,而非反過來,。
但還有另一個原因。簡言之,,特朗普時代,,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并沒有統(tǒng)一的聲音。近日,,美國國會,、美國商會、大量的農業(yè)組織以及美國的首席執(zhí)行官們都站出來反對特朗普退出韓美自貿協定的計劃,。這也說明華盛頓在談判桌上的影響力會日益減弱,。
商界不再懼怕特朗普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內部關于貿易的決定性辯論一直是在“經濟民族主義者”與全球主義者之間進行,。然而,,除了一次引人注目的例外——特朗普上任第三天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全球主義者在這場斗爭中一直處于上風。
這反映了全球主義者——如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加里·科恩等及其團隊——在政府內部的工作和重要性,。然而,,這也說明了企業(yè)界不再懼怕特朗普利用社交媒體形式的“天字第一號講壇”、以及他的夸張言辭會產生什么反作用,。
美國企業(yè)界很快學會了如何應對特朗普關于貿易的糟糕想法,,并發(fā)現他們在特朗普的白宮和內閣中都有很多盟友。許多人也不再相信他發(fā)出的威脅,。對于一位慣于用威脅跟人打交道的總統(tǒng)而言,,這只會帶來更多的挫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