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務卿中東之行謀劃“反伊朗統(tǒng)一戰(zhàn)線”
新華社記者楊元勇 王波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22日結束對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的訪問,,23日晚突訪伊拉克。
分析人士指出,,蒂勒森此行凸顯美國強勢回歸中東,。特朗普政府將進一步調整中東政策,鞏固與中東傳統(tǒng)盟友的關系,,加強對宿敵伊朗的遏制,。
調停沙伊關系
蒂勒森抵達沙特后參加了由沙特國王薩勒曼和來訪的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共同主持的沙伊兩國協(xié)調委員會首次會議。
蒂勒森表示,,此次會議表明沙特與伊拉克的關系在改善,,兩國合作潛力巨大。美國希望這兩個地區(qū)大國攜手合作,,維護地區(qū)安全和穩(wěn)定,。
自1990年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入侵科威特后,沙特斷絕與伊拉克關系,。但近年來,兩國關系開始復蘇,。2015年,,沙特時隔25年重開駐伊拉克大使館。今年8月,,沙伊兩國陸路邊界也在關閉多年后重新開放,。
薩勒曼在沙伊兩國協(xié)調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本地區(qū)正面臨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和安全問題的挑戰(zhàn),,需要對此保持警惕。阿巴迪表示,,本地區(qū)不能容忍任何分裂企圖,,干涉別國內部事務的行徑必須停止。
分析人士指出,,遜尼派大國沙特愿意與什葉派人口占多數的伊拉克恢復關系,,意在與什葉派大國伊朗的博弈中拉攏伊拉克,。而美國也希望沙特和伊拉克聯手,遏制伊朗在中東地區(qū)的勢力擴張,。
斡旋斷交危機
蒂勒森在卡塔爾與該國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舉行了會晤,,雙方就卡塔爾斷交風波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蒂勒森在與穆罕默德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已經和有關國家領導人進行了溝通,,向他們強調現在已經到了解決爭端的時候。他還提醒與卡塔爾斷交的那些國家,,阿拉伯國家內部生亂,,只會讓伊朗得利。
穆罕默德表示,,卡塔爾堅持在無損國家政策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美國不希望海灣盟友國家之間出現問題。調停海灣國家的斷交風波,,是蒂勒森此次中東之行的重要目的,。然而,蒂勒森在行前就預見到此訪無法取得突破,,因為“有關方面沒有準備好對話,,我們不能強迫他們對話”。
蒂勒森訪問期間,,除了呼吁沙特等國與卡塔爾通過對話解決爭端外,,還強調了危機持續(xù)下去對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的影響,敦促海合會必須繼續(xù)努力爭取團結,。穆罕默德則表示,,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召開的海合會峰會能夠為各方對話提供機會。
分析人士認為,,斷交危機持續(xù)4個多月,,有關各方已精疲力盡,正在逐漸恢復理性態(tài)度,。雖然蒂勒森此訪沒有取得突破,,但鑒于美國對沙特和卡塔爾的影響力以及美國政府的積極斡旋,海灣危機化解的可能性正在逐漸增加,。
劍指伊朗
蒂勒森此訪的重要背景是美國強化對伊朗的遏制政策,。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13日發(fā)表講話,不僅拒絕認定伊朗履行伊核協(xié)議承諾,,還宣布將制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美國國會將在60天內決定是否恢復此前中止的對伊制裁。
蒂勒森此次中東之行,伊朗是一個關鍵詞,。蒂勒森不僅與沙特,、伊拉克方面討論了美國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對伊朗實施的新制裁措施,還反復向伊朗喊話,。
蒂勒森向媒體表示,,美國要求那些在伊拉克作戰(zhàn)的伊朗人“回家去”。美國指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向伊拉克派兵,,不僅武裝和訓練當地什葉派民兵,,還參與作戰(zhàn)。伊朗否認這一指控,,聲稱這些人都是“自愿”赴伊拉克的“民兵”,。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認為,在“伊斯蘭國”威脅逐漸減弱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試圖以“伊朗威脅”為借口,,與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國“二次結盟”,,在中東構建“反伊朗統(tǒng)一戰(zhàn)線”,鞏固并加強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未來,,美國與伊朗之間外交摩擦會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