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歷經(jīng)近一個世紀的禁止狀態(tài)之后,,紐約人又可以不受限制地跳舞了。紐約市日前決定廢除有關禁止在該市絕大多數(shù)酒吧中跳舞的禁令,。
據(jù)埃菲社11月1日報道,,紐約市于1926年頒布“歌舞法”,,規(guī)定酒吧、餐廳等公共場所必須獲得當局頒發(fā)的歌舞廳許可證,,顧客才能在場所內(nèi)合法地跳舞,,否則將被罰款。但想要拿到一張歌舞廳許可證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這張許可證有多難辦呢,?據(jù)統(tǒng)計,到目前為止,,紐約市2.5萬多家酒吧,、餐館中,只有大約100家拿到了歌舞廳許可證,。這意味著,,你只要在紐約市的某個酒吧里扭扭屁股,可能就違法了,。
報道稱,,多年來,“歌舞法”一直被指與紐約打造國際休閑之都形象的努力南轅北轍,。10月31日,,這一禁令終于壽終正寢。紐約市議會當天進行表決,,廢除了施行近一個世紀的“歌舞法”,。
多米尼加裔市議員拉斐爾·埃斯皮納爾向市議會提出了廢除“歌舞法”的動議。市議會進行投票通過了這一動議?,F(xiàn)在所需要的只差紐約市長白思豪的簽字批準,,而白思豪此前已表示支持廢除“歌舞法”。
埃斯皮納爾10月31日說:“現(xiàn)在是時候讓我們糾正這個歷史錯誤了?!彼趧幼h中指出,,“歌舞法”會促使人們到缺乏監(jiān)管和安全措施的地方跳舞。
盡管近年來已很少有酒吧和餐館因違反“歌舞法”而被罰,,埃斯皮納爾和其他一些批評人士依然堅持認為,,“歌舞法”是對多元文化表達的限制,被某些人用作打壓少數(shù)族裔和弱勢群體(如非裔美國人和拉丁裔美國人等)的一種工具,。
報道稱,,事實上,“歌舞法”從誕生之初就帶有一定的種族歧視色彩,。當年起草該法案的主要目的就是,,禁止在紐約哈勒姆區(qū)的爵士樂俱樂部中進行跨種族交際。
數(shù)十年來,,“歌舞法”還曾經(jīng)歷過幾次修訂,。例如在1940至1967年間,紐約當局要求在酒吧,、餐館中進行表演的藝術家以及相關雇員也必須取得一種特別許可證。(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