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 楊天沐)菲律賓政府10月在馬拉維戰(zhàn)事取得的勝利并不意味著該國反恐斗爭的終結,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中東的瓦解和對東南亞地區(qū)的加速滲透,,未來菲律賓及東南亞其他國家面臨的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馬拉維戰(zhàn)事結束,,恐怖組織的武裝力量受到重創(chuàng),,幾年內無力再發(fā)動類似襲擊甚至占據一城。但其參與力量很可能跟域外極端勢力再度合流,,伺機卷土重來,。這場戰(zhàn)事至少從三個方面反映了東南亞反恐形勢的嚴峻性。
其一,,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南部正在成為“伊斯蘭國”滲透的重要目標區(qū)域,。自2016年下半年“伊斯蘭國”節(jié)節(jié)敗退以來,該極端組織就在加速籌劃對外轉移,。在此背景下,,菲律賓南部反政府組織“阿布沙耶夫”頭目之一哈皮隆被指定為該地區(qū)首領。這表明,,與當地極端組織結合正成為“伊斯蘭國”對外滲透的重要手段,。
其二,據菲律賓媒體ABS-CBN報道,,收復馬拉維過程中被擊斃的外籍武裝人員分別來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也門,、沙特阿拉伯等國,,這表明菲律賓南部正成為域內外效忠“伊斯蘭國”的極端分子合流的重要區(qū)域,是跨國恐怖主義的活躍區(qū),。
其三,,馬拉維戰(zhàn)事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是,當地恐怖組織將襲擊目標對準了城市,。這表明,,隨著“伊斯蘭國”加速向東南亞地區(qū)滲透并提供組織經驗和資金援助,當地恐怖組織開始具備以占城構建實體為目標的武裝能力,。這讓過去習慣了在叢林及城市邊緣地帶作戰(zhàn)的政府軍的反恐能力遭遇巨大考驗,。
此外,,菲南部大批域內外恐怖分子合流并形成戰(zhàn)斗力,一個重要原因是東南亞邊境管控缺乏有效的多方合作機制,。馬拉維戰(zhàn)事中相當一部分外籍恐怖分子是通過菲律賓西南部蘇祿群島附近海域偷渡入境,。而蘇祿群島地處菲律賓、印尼,、馬來交界處,,各國軍方經常因國界區(qū)隔而無法跨境追蹤恐怖分子。
菲律賓5.5級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5月04日09時05分在菲律賓民都洛島附近海域(北緯12.50度,東經120.90度)發(fā)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