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3月20日電(記者 周舟)美國和中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聯(lián)合發(fā)表報告稱,,他們開發(fā)出一種從海水中獲取氫和氧的新技術(shù),可防止海鹽中的氯離子腐蝕電解水設備的電極,,顯著提高電解水設備使用壽命,,從而讓這一氫和氧的獲取過程不再“吃力”。
現(xiàn)有的電解水方法依賴于制備昂貴的純凈水,。將正負兩個電極浸入水中,,可將水分解為氫和氧,氫從負極冒出,,氧從正極冒出,。電解海水獲取氫和氧要吃力得多,因為海水有腐蝕性,。
美國斯坦福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和山東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作為導體的泡沫鎳上涂上一層硫化鎳,,并在硫化鎳上涂上一層鎳鐵復合氫氧化物,,鎳鐵復合氫氧化物可以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在電解海水過程中,,硫化鎳帶上了負電,,因為負負相斥,它排斥海鹽中帶負電的氯離子,,從而保護了正極。
研究顯示,,沒有這一特殊的涂層設計,正極在海水中只能工作約12個小時,,而有了這種設計,,正極可以工作超過1000小時。為避免帶負電的氯離子侵蝕正極,,此前電解海水只能在低電流條件下工作,,而使用新技術(shù)的系統(tǒng)可以在10倍強的電流下工作,,從而以更快的速度從海水中獲取氫和氧,。
研究團隊在實驗中還嘗試了利用太陽能電池來電解海水,并獲得了成功,。
新華社耶路撒冷10月13日電 通訊:海水淡化滋潤“干渴”以色列——走進以色列海水淡化廠 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杜震 以色列全年干旱少雨,,國土面積三分之二被沙漠覆蓋,淡水資源極度短缺